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本周十大关注财报


2013年01月28日 13:16    
文 / 若离
财报季来势汹汹,本周同样有多家业内引人注目的公司将公布季报,既有卡特彼勒、波音这样近来新闻聚焦的老牌巨头,又有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新贵和重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宝座的埃克森美孚。Marketwatch以下总结提醒我们关注以下十家公司财报结果。
1、雅虎
 
 
FactSet调查华尔街分析师结果显示,雅虎当地时间本周一将公布每股收益27美分。这是雅虎第六任首席执行官 Marissa Mayer上任半年后的表现。
 
上周Mayer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告诉彭博记者,雅虎可以评为一家“总体来说文化很有趣的伟大公司”。虽然缺少移动硬件,缺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浏览器和社交网络,但雅虎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独立性使其能“建立强大的合作关系”。
 
2、卡特彼勒(Caterpillar)
 
 
今年1月18日,卡特彼勒发布公告称,因去年6月收购的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多年来财务操作不当,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被迫减记5.8亿美元,合每股87美分。
 
卡特彼勒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成份股公司,去年表现到底如何,本周一就将揭晓。
 
3、捷蓝航空(Jet Blue)
 
 
本周二,预计捷蓝航空将公布每股盈利2美分,营收12亿美元。这家廉价航空公司的股价两年左右时间里首次接近每股6.4美元。
 
4、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
 
 
美国第一摩托车品牌哈雷戴维森公司本周二将公布,每股盈利32美分,销售额9.869亿美元。
 
去年10月哈雷戴维森表示,预计去年重组成本3500-4500万美元,较此前该公司预期低500万美元。
 
5、福特汽车
 
 
近几个月福特F-150皮卡销量已经积极影响公司盈利,预计本周二福特将公布美股收益25美分,销售额334.4亿美元。
 
在福特旗下豪华车型林肯轿车参与的超级碗广告活动发布后,就是福特财报的时间。
 
6、亚马逊
 
 
预计本周四公布的亚马逊财报显示,每股收益27美分,营收222.3亿美元。华尔街将关注,繁忙的假日赠礼季期间亚马逊会有怎样的表现。
 
7、波音
 
 
2012年,波音十年来首次飞机订单超越空客。但近来更吸引人目光的还是波音的787梦想客机问题频发,接受调查。
 
本周三,波音预计公布每股收益1.19美元,销售额223.2亿美元。

8、Facebook
 
 
分析师预计,Facebook每股收益15美分,销售额15.1亿美元。
 
1月16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推出搜索工具,与谷歌直接竞争。华尔街看好Facebook的情绪增加。
 
当日美银美林将Facebook目标价由每股31美元上调至35美元,预计Facebook新的图谱搜索功能有营收潜力。
 
9、时代华纳
 
 
预计本周四时代华纳将公布每股收益1.1美元,销售额82.5亿美元。
 
本月时代华纳成为头条的一个原因是,该公司授权Netflix播放动画片Ben10 、《绿灯侠》Green Lantern和Dallas节目。
 
10、埃克森美孚
 
 
上周苹果向埃克森美孚拱手让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宝座。本周五,预计埃克森美孚将公布每股收益2.02美元,销售额1173亿美元。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澳洲发现20万亿美元石油?


2013年01月31日 15:12    
文 / Jing
Linc 能源是一家澳洲的小公司,但是最近这家公司却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据一些媒体报道,Linc 能源近期发现了20万亿美元的石油。
没错,是20万亿美元!
澳洲新闻网报道:
一些独立报告宣称,澳大利亚南部石油潜在的价值超过20万亿美元,果真如此,它将足以把澳大利亚转变成一个燃料自足的生产商。Linc能源公司在本周三发布了两个关于该油气层勘探和钻井的报告,报告预计,在Arckaringa盆地周围的Coober Pedy地区可能会开采出35亿-2330亿桶石油。Linc能源董事总经理Peter Bond说,如果按照2330亿桶的预测,该地区的产量将是澳洲现有石油产量的几倍之多。  
当然,Linc能源目前发现的页岩油仅是估价在20万亿美元。根据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能源顾问公司Gustavson 评估,目前Linc已经发现高达2230亿桶但是未经风险评估的页岩油矿。而另一个公司给出的数据更加保守,仅在1030亿桶。任何一个熟悉石油开采的人都明白,这个评估和真正发现20万亿石油还完全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Linc能源的董事总经理也承认外传的20万亿美元有些荒谬。他在接受《悉尼先驱晨报》的采访中说:
“这不是我们给的数字。我不知道是谁做的。有人用计算器算出来的。。。在这个阶段,我们是不会把估价报出来的。” “显然,如果你用100美元乘以1000亿桶,这个数目肯定很大。但是这种算法不是石油估价的方法。”
对于Linc能源来说,这个估价的不确定性会让股东对股价有所担忧。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保持着乐观。
正如Bond 先生所说:“ 这的确是数十亿桶的机遇。就算不是20亿美元的价值,但是3,4,5亿桶的石油资源也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按照最小的预测35亿桶来讲,已经很大了。” 的确,自从上周三发现页岩油储藏的报告发布,Linc能源的股票飙升,目前市值已经超过15亿澳元。
一些新的关注者也加入了进来。总部位于伦敦的 Aviate Global提到
“一些老读者可能还对曾经让我们激动的澳洲小盘股Linc 能源有印象。Linc从事煤矿和燃气技术,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其股价从5美元每股跌至50美分每股。最近Linc的股价再次反弹,昨夜上涨了25%,这是由于Linc在澳洲南部发现了巨大的页岩油矿藏。根据其报告,此处矿藏高达2330亿桶,接近美国Bakken 地区的2500亿桶,并离沙特的2670亿桶相差不远。这只是一个最高的估计,可能需要很多年的开发才能达到。但是一旦实现,澳洲的能源行业将会发生变革,由石油进口变为石油出口。并且未来将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石油/能源基本面的变革。”
对于Linc能源来说,除了页岩油矿藏,其煤制气技术也有新的看点。去年年底,该项技术就已经引起了俄罗斯能源寡头的注意。根据《澳洲金融评论》2012年11月8日的报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俄罗斯富豪Roman Abramovich也对Linc能源有兴趣。”
Linc 能源拥有世界范围内从煤矿,石油,燃气到页岩油的开采项目,并且一直在寻找潜在的投资者以扩大其全球业务。但其所拥有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煤层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发展下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黯淡的前景。
因此,现在的Linc能源,不仅拥有了一个可观的油田,与Abramovich可能进行的交易更可以为其带来不小的收益。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Bespoke:A股正在接近象征牛市的“黄金十字”


2013年01月31日 14:28    
文 / 张澄
经历了颇多艰难险阻的2012年,A股似乎在2013年里重获生机。
从Bespoke投资集团的观察来看,步入新的一年以来,上证指数50天平均走势非常强劲,目前已经非常接近该指数200天平均走势。
50天和200天平均走势的汇合,被称作股票指数的“黄金十字”,显然,对于交易原来说,这个十字似乎也意味着牛市迹象显现。
下图清晰地展示了上证指数正在接近“黄金十字”:
(图片来源:BI Bespoke
昨日沪深两市收盘均创下8个月内新高。其中,上证综指上涨1%,报收2382.47点,呈现连续第三日上涨。
今日(31日)目前为止上证指数走势: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四大货币全球激战图


2013年01月31日 10:06    
文 / 若离
从英美德这类发达国家的央行高官到投资界巨头索罗斯,去年底到现在他们都提到了货币战这个词,它俨然已成热词。其实去年9月巴西财长就威胁过QE3将引发货币战争。
送走了货币政策年2012年,我们有必要回顾下全球四大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年来的货币战战绩和如今的战况。
 
以下图表收集来自zerohedge,单日为1月29日,一年期间为2012年,读图须知:
 
  • 红色代表特定国家/货币联盟对任意特定货币下跌,是货币贬值战赢家。
 
  • 绿色代表输家,即相对升值。
美元
以退为进。战胜巴西、南非、印度、加拿大与俄罗斯的本币,向欧洲展示了谁才是贬值的老大。在与贬值王者美元的对决中,只有一个“最大”的赢家,它来自弹丸之地冰岛。
 
 



欧元
不算太差劲,同样在巴西和南非告负,将瑞士团团包围,但在对战美国、中国、阿根廷与冰岛时获胜。

 


日元
除了冰岛,日元也在货币贬值战中劣势明显。对已经导致本币贬值的日本政府来说,日元依然是关键战略热点。

英镑
最大的贬值输家。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本币对全球大部分国家货币都在上涨。





在货币战的战场上,昙花一现的叫花招,要是一年来都奉行的就成了战略。
 
所以,上述当前的战局还不能表明真正的胜负,让我们来看一看2012年全年四大货币的战绩。
 
去年日元
 
2011年11月,美联储等六大央行声明联手增强流动性供应。此后一年中日元成了贬值战大输家。但能像日本这样坚决打压本币的国家世上少有。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是否日本的关键出口市场中国真愿意很快进口日本的产品与服务,如果日本对华出口的没有足够起色,日元下跌的“牺牲”所为何来?
 
 
 
去年欧元
 
既然有大输家,就有大赢家。去年欧元贬值战获胜影响到欧元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和经常账户盈余。
 
为保持战果,欧洲央行得考虑继续为边缘国家注入大量资金,抵消债务危机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然后寻找方法促进欧元区发动机德国出口。
 
 
 
去年美元
 
尽管去年美联储先后推出了OT2、QE3和QE4,但美元的表现只能算马马虎虎。
 
 
去年英镑
 
英镑去年看来战绩与美元可以比肩。英国央行今年年中换掌门人,7月上任的新行长Mark Carney是会念QE经的外来和尚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债券牛市终结?恐怕还没那么快


2013年01月30日 22:56    
文 / 张澄
2013年开始以来,市场上许多声音都开始警告美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甚至还有观点认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突破2%。这个想法可能是因为对经济状况有些乐观了,认为更好的经济数据将会提高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然而,Capital Economics认为,不出意外的话,债券牛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欧元区危机重燃(我们预计这会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市场对安全避险资产的需求就会出现暂时性升高,从而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下探。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债券预计还将持续受益于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如果美联储停止资产购买项目,投资者可能是会开始担忧收益率上涨的问题,但是我们预计美联储未来几年内撤回宽松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我们还预计美联储不会在2015年中之前上调金准利率。
如果我们的预测准确,那么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7个主要的政策收紧周期(如图)的分析来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将持续保持稳定,至少到2014年。也就是说,我们预计这一收益率到明年年底还会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
下图可以看出197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策收紧周期,每一个周期的定义是联邦基准利率累积上涨超过1%。这7个周期内的经济和政策背景显然都很不同。比如说,前两个周期正处于石油危机中。而在这7个周期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都出现在基准利率上调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平均长度为7个月,范围从3个月至一年以上不等:
而QE的长期趋势一直是导致国债收益率受压的,这一点在Frances Coppola的报告中有很清晰的总结:
一般意义上讲,那些不会影响长期走势的暂时性上涨通常被视作是市场的“噪音”,但在这个情况中,国债收益率的涨跌似乎是取决于QE是否存在而变化的。然而,由于这并不能够影响长期趋势,所以其定价显然存在误差。把QE是否持续作为国债收益率会否上涨的理由是没有道理的,这属于异常影响。无论是通胀预期提高还是交易员增加购买量,国债收益率上涨只会是暂时的现象。QE1和QE2的时间都还没有长到能够修正目前定价误差的地步。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美国经济意外收缩0.1% 创2009年以来最差表现


2013年01月30日 21:31    
文 / H.Lin
美国第四季度经济意外收缩,主要受政府支出和库存拖累。
商务部报告显示,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收缩0.1%。市场预期为增长1.1%,前值增长3.1%。第四季度经济为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
政府支出和库存共拖累GDP 2.6个百分点。
国防支出大幅减少22.2%,创下四十年最大降幅。政府支出减少6.6%,其中联邦支出减少15.0%,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减少0.7%。
第四季度的企业库存年化增长200亿美元,不及三季度的603亿。
不过,个人消费支出(PCE)和企业投资强劲。
FT说,GDP收缩的主要原因出在企业库存上,其拖累了GDP 1.3%,这表明潜在经济增速仍在约1-2%的水平。路透也援引分析师称,此次GDP萎缩并不代表经济衰退,其产生的部分原因是政府开支大幅下降和企业库存减少。
下图可见,库存拖累GDP 1.27个百分点,出口拖累GDP 0.81%,政府消费支出拖累GDP 1.33%;PCE贡献GDP 1.52%,固定投资贡献GDP 1.19%,进口贡献GDP 0.56%。
2012年全年的实际GDP增长2.2%,2011年为增长1.8%。
渣打经济学家David Semmens说:“尽管库存和政府(支出)是最有可能吸引市场眼球的,但在这样一个疲弱的大标题下很难发现特别积极的信号。周五的就业数据对于安定紧张情绪而言将特别重要。”
出口下跌,但消费者支出和投资强劲
海外销售下跌也使得去年第四季度经济放缓。美国第四季度出口初值年化季率下跌5.7%,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
美国第四季度进口初值年化季率下跌3.2%,前值下跌0.6%。
贸易逆差拖累经济0.25个百分点。
巴克莱资深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于报告发布前说道:“上一季度(第四季度)的主要拖累来自净贸易和库存,它们传统上都极具波动性,且会大幅修正,因此我们将轻看这些数据。”
今日报告显示,美国第四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增长2.2%,预期增长2.1%,前值增长1.6%。好于预期的PCE主要受耐用品支出增长提振,后者大幅增长了13.9%。消费者支出贡献了GDP 1.5个点。
核心PCE增长了0.9%,预期增长0.9%,前值增长1.1%。
PCE物价指数上升1.5%,前值上升1.5%。核心PCE物价指数上升1.5%,前值上升1.6%。核心PCE物价指数创2010年四季度以来最小升幅。
第四季度居民固定投资增长了15.3%,为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增长。企业投资也增长8.4%。
市场反应
数据发布后,美国股指期货走低,欧元、日元走高,黄金、白银大涨: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西班牙:超过希腊与委内瑞拉的欧盟最“悲惨”国家


2013年01月29日 22:44    
文 / 若离
通胀率与失业率累加得来的“悲惨指数”(Misery Index)更新结果显示,西班牙将迎来第六年衰退的笨猪国家难友希腊甩在身后,成为欧盟国家之中当之无愧的最“悲惨”国家。
彭博下图可见,西班牙还明显超过了受地缘政治危机困扰的埃及和委内瑞拉,与南非在伯仲之间。
 
 
但西班牙应该有望较快摘掉这顶欧盟老大惨的帽子,因为今年7月将要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经济增长停滞,预计债务与GDP之比将由2008年的29.3%升至63.6%。
 
而且,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克罗地亚的劳动力参与率仅有61%,在欧盟国家之中将排名榜尾。
 
因此,加入欧盟以后,克罗地亚将成为赶超西班牙的潜力股。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Monday, January 28, 2013

卡尼留给加拿大央行的遗产——“秘密QE”


2013年01月29日 12:59    
文 / 张澄
加拿大央行行长Mark Carney即将卸任,到大洋彼岸去接受英国央行行长的职位,他离开之后,会给加拿大央行留下什么呢?
Mark Hanson研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轰轰烈烈地进行一轮又一轮QE的同时,其邻居加拿大央行似乎在偷偷摸摸地进行“秘密QE”。加拿大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债务的大规模上涨伴随着所持加拿大国债总量的大规模上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美联储的国债购买项目)。在声称经济运转状况良好、外资对其债务需求强烈的加拿大,这样的现象是否正常?
下图为加拿大央行资产负债表,1月13日,负债同比增长21%:
加拿大央行持有加国债总额同比上涨46%:
2013年,加拿大有2670亿加元的到期债务,zerohedge引述Mark Hanson预计加拿大还将持续进行“秘密QE”: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加拿大楼市全球最大的泡沫?


2013年01月28日 17:49    
文 / Shox
在经历了多年的蓬勃发展后,加拿大房地产可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危险的泡沫。大西洋月刊认加拿大央行和政府采取的维持低利率水平不变,而是抬高按揭贷款获取门槛的方法,与中国决策者的策略类似,加拿大版的“宏观调控”调控正在上演。
房价偏高和泡沫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主观。如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不动产价格及其收益(房租)应该有相对稳定的关系。
下图是经济学人提供的不同国家的租售比(price-to-rent),这个指标告诉你那些国家的房价哪些低估哪些高估,负数指标为低估,正数指标高估。
大西洋月刊认为虽然细分到每一个市场的泡沫成因可能不同,但是有三件事情可能是共通的:
1)中国富人买家导致市场过热。全世界楼市最贵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除了低利率之外就是蜂拥而至的海外中国买家: 温哥华,香港,新加坡,悉尼和香港都是中国富人对冲资产的最热衷购买地,他们的购买把这些地方楼市炒到了灾难性的高位。
2)房产泡沫崩溃将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过去10年美国和爱尔兰的房产价格经历了上涨下跌,但是西班牙和英国的下跌还没有结束。僵尸银行不愿意兑现坏账损失,这又反过来推高价格,但是泡沫最终有破灭的一天。这种情况越快发生,那么楼市,建筑业才能越早复苏。
3)楼市复苏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仅仅在20年之前东京帝国酒店土地价格,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所有土地价值之和。但是必须当心坏的宏观政策造成的风险危险,当紧缩的货币政策持续时间太长的话,房价冬眠期可能将持续数十年。
大西洋月刊说,加拿大政府正试图无声无息的悄悄挤出泡沫。这意味着在保持低利率政策不变的同时,提高发放按揭贷款的门槛。现在对于加拿大央行而言,反之用提高利率的方法挤出泡沫可能会造成无法承受的痛苦后果。
提高利率不仅让新买家无法承受高昂的价格(对于任何靠借款购入资产的人都会如此),同时升息也将导致贷款利率调整让现有的买房者难以承受。结果可能导致房屋价格螺旋形下降储蓄上升,而同时高负债率的家庭——这可能是加拿大现在最不缺乏的,——将会谋求重组其净资产。对储蓄提高的预期超过对投资提高的预期,换句话说这将意味着经济崩溃。然后央行再实施降息的话,即便是把利率降低到零利率水平,也不太可能扭转这个局面。因为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偿还债务上时,无论是家庭和企业都将对借贷利率降低无动于衷。这就是经济学家辜朝明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它很好的说明了一个经济体如何陷入流动性陷阱。
现在加拿大在维持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慢慢收紧抵押贷款要求,他们希望逐步压低楼市价格,不引发一场恶性循环。最理想的结果是价格不下跌,但是增速低于通胀率,这意味房价实际价格下降,但不会影响家庭资产净值。
大西洋月刊认为,加拿大并非唯一试图执行这种策略的国家,中国过去几年中就一直在这么做,为了应对过热的房地产,加拿大版的“宏观调控”正在上演。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一张图解析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资源的主导


2013年01月28日 14:37    
文 / 张澄
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资源大部分都来自于新兴市场,这一点可以从下图看得很清楚。
这张“新兴市场主导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图表来自于Glencore,形象地标识出了几种主要大宗商品的主要产地。
以铜为例,1996年到2011年,全球主要地区产铜量占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亚洲和中东地区产铜量占比上升迅速,在这15年的时间里,占比由11%上升至20%,同期南美洲的产铜量占比也由33%上升至42%。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产铜量占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以是否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这一指标来区分对比,下图左上方列出了几种大宗商品的分布占比。另外,其它重要大宗商品产出国的不同情况在下方地图中都有明确标识(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苹果股票跳水留给市场的七大教训


2013年01月27日 16:41    
文 / 张澄
上周苹果股价创下多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多股东的股票之一,苹果上周的表现着实令市场大吃一惊。苹果已经失去了霸占一年的全球“最贵”公司桂冠,市值缩水至4130亿美元,低于埃克森美孚的4180亿美元。
2012年初,谁要想出售手中的苹果股票,肯定会被视作异端邪说,而上周,应该有不少人后悔没能提早一点卖掉苹果股票。
但是没有什么事情会永远持续下去。在投资顾问Josh Brown看来,虽然从来都没有推荐过苹果股票,但是并不影响他对苹果股票(以及苹果公司)的好感。
苹果公司的业务依然处于很好的运营状态,苹果公司财务状况也依然非常健康,只不过苹果股票还是逃不过那个定律——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苹果股价的跳水可能会在股市的历史中留下一笔,Josh Brown认为这也会给投资者和市场留下7大教训:
1) 基本面上的一点微小变化对于一个公司的影响可能很微小,但对其股价的却会造成巨大冲击。
在苹果的例子中,这个微小变化就是苹果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在放缓。并没有发生公司遭受重创的情况,也没有苹果客户遭受重创的情况,也没有让华尔街大跌眼镜的损失发生,让股价经历跳水的原因仅仅是苹果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不如预期那么高而已。
2) 没有所谓的“股票之王”存在,苹果的股票,最多不过是我们选的“暂时股票之王”而已。
迟早这个所谓的“王”都会从宝座上下来。不妨以历史上的微软为鉴,下图来自Bespoke的Justin和Paul,对比了苹果股价的涨跌和曾经微软股价的涨跌:
3) 债券之王Jeff Gundlach很有预见性。
去年5月,Jeff Gundlach就警告过,苹果股票可能是个泡沫,在苹果股价为700美元的时候,他就预告会跌到425美元,经历了上周的事件之后,他现在预计苹果股价目标位300美元。
4) 没有所谓的“价值型股票”存在。
苹果公司强大的现金头寸价值1250亿美元,占市值37%。把这些现金的因素计算在内,苹果股票的交易价是其过去一年利润的7.1倍。
5) 好消息是,上周那样的季报公布之后,就意味着市场今后对苹果股票的预期不会像原来那么高了,而是会更符合实际的对其有一个切实的预期。
6) 交易员Brian Shannon评论称,一个公司的新闻和其引发的市场情绪有可能会跟随其股价走势的方向发展。
有下行趋势的股票价格,很有可能让市场上接下来出现许多苹果公司的负面消息。
7) 创新,执行,周期。
创 新将是苹果公司最重要的出路,但目前市场上最多的看法是苹果很难再实现创新了。乔布斯已经不在了,而库克又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然而,据经济学人,调研公 司Asymco 的Horace Dediu表示,苹果公司在过去几个季度的支出在快速上升,上升水平堪比制造业公司的支出增长水平。这些支出的部分可能用于数据中心的云供应,另外可能有 大部分都用于供应商的设备生产方面,这可能会让苹果在一些配件领域获得优势。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瑞信解析新兴市场奢侈品消费结构


2013年01月27日 14:08    
文 / 张澄
有一些迹象表明,新兴市场的超级富豪们对于大牌奢侈品的狂爱已经有所减退了,或者说是这些富豪们在面对奢侈品的时候更具有辨识能力了。
然而,米兰和巴黎的时装商店可不会因此而忽视新兴市场的潜力,因为对于许多新兴市场的人来说,成功和地位似乎与手提包上的Chanel标志或者手腕上的一只Omega分不开。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新兴市场的奢侈品销售情况往往能够作为衡量其经济活动运转是否繁荣的一个指标。瑞信调研了8个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印尼、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的1.4万客户,了解了今年这些客户购买奢侈品的计划,以及这些客户愿意为哪些品牌付出高价。
整体来看,消费者信心正在改善,37%的调查参与者都预计在接下来6个月间其金融状况会有所改善,仅有9%认为其个人金融状况会有所恶化。而且,受访者中最富有的群体对于未来个人金融状况的预期最为乐观。尤其是巴西、中国和印尼的消费者,似乎准备好了开启一场购物狂欢:
FT Alphaville引述瑞信调研团队表示:
巴西、中国和印尼的消费者金融前景最为乐观,相反,南非、俄罗斯和土耳其在此方面相对较为悲观。其中,中国消费者对未来金融状况持乐观态度的人数占比由2011年的31%上升至了2012年的39%。
从新兴市场消费者计划购买的奢侈品种类来看,巴西消费者似乎计划添置所有种类的奢侈品,但中国消费者的计划中,奢侈品消费似乎有些许下降,尤其是皮草制品。此前,旗下拥有卡地亚等奢侈品牌的历峰集团(Richemont)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亚洲区域销售业绩平平,从那时我们就能够看出上述迹象了。
这对于香奈儿、迪奥、巴宝莉和阿玛尼等大牌来讲,无疑是个坏消息,这些品牌都是在中国拥有最多消费市场的大牌。不难看出,拥有历史和积淀的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向Mulberry之类的新品牌,受影响不大。
在巴西更受欢迎的品牌是Hugo Boss、Lacoste和CK,这些品牌受到的冲击就不会那么大:
总的说来,新兴市场消费结构正在转向,可支配个人支出将重新回到正轨,预计未来的消费前景也较为乐观,全球奢侈品牌依然会成为收入增长的最大获益者。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欧元正在输掉货币战争?


2013年01月26日 13:25    
文 / 李龙夕
欧元昨天暴涨,创下大半年以来的新高,但这可能仅仅是接下来数月欧元升值的开始。美国和日本依旧在终极宽松政策的路上奔跑,留下强势的欧元侵蚀着欧元区为经济复苏做出的种种努力。
 
Quartz称最近充斥眼球的“货币战争”已不是2010年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印钞的反抗,而成为了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印钞竞赛,欧洲明显已经落后了。
 
去年,欧洲央行为防止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务违约,选择以极低的利率和宽松的抵押品要求向银行提供三年期贷款,即LTRO。银行可以在一年后提前偿还,也可以在之后的每周选择偿还。
 
昨天欧洲央行声明将有287家银行偿还1370亿欧元LTRO贷款。偿还银行约占当时申请贷款的银行(523家)一半,偿还金额约占贷款总额(4890亿欧元)的四分之一。分析师们认为这是对一年之后银行实力的验证,虽然不乏一些缺钱的银行为了名声而被迫选择还钱。
 
但是这直接导致了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货币供给出现收紧。这也是为什么欧元昨天会出现上涨。虽然欧洲央行下周才开始资金回笼,但汇率期货已经带动欧元提前上涨。同时,目前也没有迹象显示欧洲央行之后会放松货币政策,央行已经拒绝将利率降至0.75%以下,更可况这0.75% 都是欧洲央行一拖再拖,拖到紧要关头时才作出的选择。
 
索罗斯在本周彭博的采访中提到:“欧洲央行对欧元的捍卫使得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与其他国家出现分歧,我认为今年汇率市场会更加动荡”。“这种货币政策的分歧会给欧元的上涨制造更大的推动力,而德国因宽松的日元在逐渐丧失竞争力,欧元区可能会加深衰退”。
 
因此,一旦各国为谋求货币贬值推动“货币战争”,试图刺激外围国家出口的欧元区将会被推到一个更加尴尬与困难的处境。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ETF创立20周年记——成功的金融创新案例


2013年01月26日 13:02    
文 / vickyxia
在20年前的本月,一家美国金融服务公司, State Street发布了一支追踪标普500指数的名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产品。由于它简写为SPDR,这支产品迅速以“Spider”闻名。这并不是第一个指数基金产品(最初的指数基金产品在1990年创立于多伦多),但是Spider基金迅速成为了ETF行业的标杆;而目前ETF行业已经有约2万亿美元资产,这大概可以与对冲基金行业相媲美。
ETF是最近数十年最成功的金融创新之一。它成功的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低价,二是便捷。Spider总支出比例(基金支出除以资产管理规模)每年只有0.09%, 这使得投资者可以取得接近股市的回报。相比之下,积极管理型共同基金会主动积极选股,支出比例也会达到1%以上。平均而言,积极管理型基金很难跑赢市场,其中一些甚至会输掉很多。
其次,整个行业扩张很快——在去年年底已经存在4731个基金——现在投资者可以运用ETF来投资任何一类资产(见下图)。完全用ETF来组成一个彻底分散的投资组合并且时刻做出调整已经是可以实现的事实。这使得ETF编程了高频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的宠儿:2012年纽约证交所16%的交易量来自于ETF。
这一行业的发展似乎没有变缓的迹象。资金流入量从2011年的1700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2650亿美元。根据ETFGI的数据,上个十年中ETF资产额复合年增长率为29.6%。不过,即使是2万亿美元的行业,与26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行业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指数追踪是基金管理中能够达到规模经济的一个领域:管理100亿美金并不比管理10亿美金的成本高到哪里去。基金经理们能够在这样一个循环中获利:大基金意味着成本低,低成本吸引了更多投资者,从而形成更大的基金。从结果上说,这一行业最终会形成高集中度。最大的三个ETF提供商:贝莱德的iShares, State Street以及Vanguard控制了70%的资产。贝莱德本月同意购买瑞士信贷在58支基金中达176亿美元的ETF业务。
ETF行业并非没有过争议。早期像Spider这样的ETF代表了70年代创立的指数型基金,它们复制了指数的股票或债券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要想覆盖指数的所有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困难。一些ETF提供商开始运用掉期协议的方式来构造这种资产模式,掉期的另一方通常是愿意提供能够与指数回报相匹配的收益的银行。
合成ETF等产品的出现引起了监管者的警觉。在2010年3月,SEC不再允许通过新的合成ETF。国际监管三巨头——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表示相当担忧。
这些机构尤其担忧合成式ETF与投行之间的关联。如果掉期另一方的银行破产怎么办?这一隐忧在欧洲更加严重,因为那里的合成式ETF比美国要广泛地多。
尽管目前欧洲还没有针对合成式ETF的监管条例,投资者似乎已经开始做好防备措施,他们开始青睐有实际支持的基金。2012年贝莱德iShares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增加到了38%,而依赖合成式ETF的db X-trackers和 Lyxor brands则失去了地位。不过由于像大宗商品这样的资产使用衍生品或者掉期比直接购买商品要更加合理,因此合成式ETF并没有完全消失。
另外一个监管上的担忧是关于杠杆式ETF。虽然杠杆式ETF力图为投资者增加投资渠道,但是由于其本身构造,杠杆式ETF的回报在长期并不能达到其标定指数的回报, 这会为小投资者形成误导。
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行业依然瑕不掩瑜。并且创新一直在持续。比如,12月iShares在伦敦发布了一系列最小波动ETF,力图通过选择走势稳定的股票来为减小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ETF行业做不到的。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苹果与黄金


2013年01月26日 11:51    
文 / xiaopi
 
苹果与黄金,这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资产是否可能存在相关度?
 
尽管相关度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但是Zerohedge提供了看待黄金走势的另一个角度:看起来为数不少的对冲基金将黄金作为其苹果多仓杠杆的抵押品。
 
1月23日苹果公布财报后市场走势的一些变化
 
而黄金与标普走势的几乎完美的相关度在苹果财报后的变化...是否由于追缴保证金的缘故?
 
关于黄金和股市的关系,从下图可见,今日股市的走高与黄金的疲软使得标普500相对于金价比例回升至雷曼破产后的平均水平。
 
同时重仓黄金和苹果的对冲基金不在少数,比如David Einhorn的绿光资本
 
当然咯,这可能都只是巧合...

Friday, January 25, 2013

高盛剖析美国宏观经济:这一次会不同吗?


2013年01月25日 16:42    
文 / 张澄
高盛宏观指数以前曾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都不会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从2009年开始,这个指数的周期模型开始有了变化。
近年来宏观经济周期开始变得非常短,基本上沿袭着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回升的走势,而且在就业人数和ISM数据方面都有此迹象。高盛的分析报告中显示,经济周期的缩短现象不只出现在美国,英国和欧洲也出现了约6个月为一个周期阶段的模式;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因为季节性因素,显然是由各央行的政策所驱动的。
下图显示,过去三年的宏观经济状况走势周期基本一致,上半年下行,随后在下半年开始上行。2013年目前为止也按着这一趋势持续着:
这种情况与往日的宏观周期数据走势非常不同,下图对比了1997年-2009年与2010年-2012年的情况:
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人为调整造成的,因为从就业人数和ISM数据来看,都能够看出这种迹象:
高盛宏观先行指数也很明显符合这个6个月周期模式:
但是从季节性因素或天气因素方面是无法对这种周期缩短的现象作出解释的:
看上去有可能是宏观政策决定的主导作用对之起了影响:
每年的年末季度和年初季度(Q4/Q1)都受财政或货币政策的影响而有复苏现象。
高盛总结称:
考虑到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按上述逻辑可能预示着接下来经济会走弱,所以我们会密切关注基本面因素的变化,如政策、金融环境、油价和国外的股市。
简而言之就是,每年央行们都会稍稍抬脚来试探现实世界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但是每一年的现实都不够好,所以又不得不迫使央行们再次采取行动。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