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产出缺口VS通胀:发达经济体的扩张政策会否导致通胀?

2013年01月16日 13:35   
文 / carlos

作者:Gavyn Davies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同意,自2008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一直远低于其潜在GDP增速,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定论,也不知道如何缩小这一差距。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因为这种产出缺口越大,就意味着浪费了越多的资源(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未来增长空间)。此外,产出缺口越大,经济在恢复到潜在GDP之后预算赤字将越小,而今天的财政扩张空间就越大。

凯恩斯主义者聚焦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在当前的经济衰退的争论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而近期他们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进展,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上周在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年度会议关于衰退的宏观经济学的圆桌讨论上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观点。

克鲁格曼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产出缺口真的像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那么大,通胀率为何没有跌到负值?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尽管真实GDP比长期趋势线推测的潜在GDP低10%-13%,但核心通胀率一直保持在2%。这是不是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财政和货币宽松的前景顿时就没那么乐观了。

克鲁格曼相信产出缺口很大,他认为通胀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是:伴随着衰退的发生,名义工资的增速保持在零,没有跌为负值。他表示:


我对于通胀率变化的过程改变了看法。下行的名义价格刚性成为了相当显著的因素,不仅仅是粘性强,而且人们不愿意削减名义价格以及工资。当经济低迷且初始通涨很低的时候,利率以及工资的变化率是否为负值就非常重要。平均工资继续上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达到了充分就业,而是因为我们削减了工资分布的左边部分(指削减了低工资的岗位)。

这听上去很合理。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Andre Meier发布了关于持续产出缺口的分析。他总结认为,全球通胀率每年将下跌0.5%,但下跌将随工资增速和价格通胀接近于零时停止。产出缺口对于通胀的影响将随着通胀率的下跌而减少,这一预测似乎被证明是准确的。

由于通胀预期被央行“固定”在2%,我们预计缺口的大小和通胀率之间的联系会再次被削弱。高盛的Jan Hatzius用模型证明了这一点,他总结说:“该模型意味着在到达充分就业之前,通胀率飙升的可能性很小。”换句话说,财政和货币扩张将带来真实产出而不是通胀率的上升。相同的逻辑也出现在了联储如今的想法中:最近的政策重点就在于尽快减少产出缺口。

然而,以上所有的理论都没有告诉我们产出缺口究竟有多大,是不是真的达到了GDP总量的10%-13%?下图可能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参考:



上图比较了各官方机构(IMF、OECD和美国的CBO)对于各国潜在GDP的预测和这些国家在2008年前的GDP趋势的简单外推(红线)的差异。这些官方机构的预测都是基于相似的“经济基本面(fundamental economic)”方法,考虑了劳动力供给、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和自然失业率的因素。

这些预测意味着G4国家三分之二的GDP产出缺口来自于供应面的因素,尤其是资本投资低,IT革命带来的生产率增长下滑以及自然失业率的升高。美国的真实GDP比线性趋势线低13%,但和“经济基本面”得出的平均预测潜在GDP相比只低了4.2%。

这一预测和美联储近期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数据差的并不多。比如旧金山联储的Justin Weidner和John Williams最新研究指出产出缺口的范围在0.4%到5.7%之间,均值和中位数则为3.2%。



这意味着什么?短期来说,任何由扩张政策或私人部门消费回升带来的名义需求上升更可能反映在上升的真实产出上,而不会推高通涨。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是扩张性的。

然而,长期来说,以上研究并不支持发达经济体光靠需求扩张很难简单的使经济可以回复到2008以前的趋势水平。或许GDP永远回不到之前的趋势水平,又或许安全的恢复速度有限。不管如何,供应方面的上升空间远没有趋势线所显示的那么多。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