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30, 2012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二)

2012年10月30日 17:10   
文 / xiaopi


相关文章: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一)

每个资产泡沫故事的背后都少不了融资者的身影。他们长袖善舞,凭一己之力撬动全球资金和资源;他们巧舌如簧,靠三寸之舌造就行业兴盛与衰败;他们被尊称为投行家,又被奚落为吸血鬼。页岩气这样级别的故事里,自然少不了他们。

NYT记者Clifford Krauss
金牌销售
我搞定这些资产,你搞定钱

Chesapeake的CEO Aubrey K. McClendon有一个秘密,急于分享。

他打电话给Ralph Eads III,这个杜克兄弟会的朋友已成了自己专属的银行家。McClendon解释道他悄悄获得了美国南部数十万公顷土地的租赁权,他不会说具体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之一。

然而要想开发这些油井,他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据参与这个电话的三位人士透露,在这个5年前的电话里,McClendon对时任Jefferies副主席的Eads说道:“我搞定这些资产,你搞定钱。”

Eads做到了,作为一个对交易有着如同大学橄榄球教练般热情的投行家,他环游世界,最终为McClendon在Haynesville Shale的“神秘”企业和其他Chesapeake的勘探项目募得令人咋舌的280亿美元资金。

在休斯顿市中心的玻璃幕墙大厦里工作的其他银行家们也同样忙碌。这些摩天大楼不仅是Chevron这样全球石油巨头的办公室,同时也是华尔街投行们的前哨站,而后者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却在美国飙升的能源生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休斯顿王者

“我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考虑如何为大交易融资”

53岁的德克萨斯本地人Eads是这个世界的王者。他的金融创新促成了这场油气勘探的热潮,自2007年以来,他参与的油气交易总金额高达1590亿美元。

Eads从杜克毕业后就直接投身华尔街。在2001年,他的名字首次传遍全国,当时他为天然气管道运营商El Paso公司服务。监管机构指控El Paso在此前几年人为制造加州的天然气短缺,导致了该州的电力危机。尽管El Paso最终以17亿美元和解,但Eads称El Paso没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些新型的金融交易。

“我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考虑如何为大交易融资”他如此说道。

高大瘦削的身材和低沉的嗓音让他即便在拥挤的人群里也很难被忽视。他的交易雷达从不关机,即使在晚宴和慈善活动中也在寻求机会。

而Eads正是这样认识Jim Flores的,后者是Plains Exploration的CEO。在McClendon的紧急电话后,Eads打了个电话给Flores询问他是否愿意为Chesapeake的Haynesville项目提供部分资金。

Eads说他告诉Flores:“Aubrey和我都算过了,这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

Eads推销的交易结构有个昵称是“买现卖期交易(cash & carry)”,这类交易相当激进且具有创新性。Plains将支付给Chesapeake17亿美元获得Chesapeake已经在Haynesville租下的勘探权的约1/3。Plains还承诺将支付另外17亿美元来覆盖Chesapeake一般的钻探成本,而回报是未来的部分收益。

这笔交易于2008年7月宣布达成,Flores当日说道:“这将是笔很棒的投资。”

但如同此后Chesapeake达成的其他类似交易一样,在这笔交易中,Eads和McClendon以及他们的公司获益远大于签支票付钱的那方。

Chesapeake在Haynesville租下的勘探地点上每亩的钻探成本平均为7100美元。而Plains支付的金额相当于每亩3万美元。

买者自负

“这就像是拥有帝国大厦,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了。你错过了这次,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

Eads为美国天然气勘探公司募得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海外油气公司,如法国的道达尔和中国的中海油。他告诉他们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一个他们绝对不能错过的机会。

“这就像是拥有帝国大厦,”Eads回忆着自己最喜欢的推销措辞:“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了。你错过了这次,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

在中国,Eads被那里泛滥的流动性吓到了。一位中国主要石油企业的高层告诉Eads中国想要从投资的美债中抽出7500亿美元投资北美的能源行业。

Eads当然笑纳大礼,帮助Chesapeake敲定了两笔总计34亿美元的投资。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相信这个利润和机会无限的故事。Eads说一家石油公司的高管抱怨道:“正是你们这些人造成了供给过剩。”这位高管说他预期天然气价格将崩盘。

Eads私下里也承认自己的推销中包含一些夸夸其谈。

“通常我们都代表卖方,因此我当然希望让买家相信天然气价格会越来越高,”Eads说道,“买家都是行业巨头,他们有数以千计的天然气专家,这些专家都比我懂行多了。这些买家要为自己买下的东西负责。”

富豪与忽悠

“许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先人一步。他被抨击竭泽而渔,但我很难想象那些行业巨头也会被忽悠。”

Jefferies的投行收入在2011年达到11亿美元,创下公司记录,而2007年的投行收入为7.5亿美元。能源交易被认为是投行收入飙升的重要推手之一,而此时正值Jefferies在欧债危机中焦头烂额之际。

Eads不会说自己在这场狂潮中赚了多少佣金。但咨询公司Dealogic估计Jefferies自2007年以来至少从Chesapeake的佣金中转了1.24亿美元,占到了同期公司油气交易业务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

即便没有这些交易,Eads也是一个富豪。他住在休斯顿湖边11000英尺的豪宅中,有一个存放着6500瓶酒的酒窖。在2010年,他在Aspen西边买下了一栋820万美元的豪宅,与Jack Nicholson和Mariah Carey成了邻居。

Eads的成功当然也招来了不少嫉妒。

Carrizo Oil and Gas的CEO Chip Johnson说:“许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先人一步。他被抨击竭泽而渔,但我很难想象那些行业巨头也会被忽悠。”

Johnson补充道:“没有他,美国就不可能这么快拥有这么多天然气。”

其他人的评价则批评居多。

Oppenheimer & Company的执行董事Fadel Gheit在评价Eads时说道:“他就如同一个给不胜酒力的客人一个劲儿的灌酒的酒保。而整个天然气行业宿醉醒来发现气价已经崩盘了。而投行家门则满脸堆笑的随时准备帮忙,以及收钱。”

接下来请看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三)


“停止勘探,关掉这些气井。”

只有一个问题:根据合约,他们不能停止开采天然气。

“至少半数,甚至可能有2/3或3/4的气井是被迫持续进行开采业务。”McClendon曾经承认。

“这是个抛售的好机会,”Eads这样说道。

...

To be continued...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一)
页岩油:最新的观点
中国页岩气探矿权二轮招标首次面向民企合资 83家投标民企1/3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外企高管:中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

大宗商品下跌的背后

2012年10月30日 00:21   
文 / vickyjx

根据CNBC报道,大宗商品的价格最近大幅下跌,这是货币逃离风险资产、股市技术性阻力和美联储措施失效的共同结果。

由于投资者越来越谨慎,开始撤出市场,导致除了债券市场以外其他资本市场的溃败。大宗商品不过是受害者之一。

隐约出现的财政危机、摇摆不定的总统选举以及乌烟瘴气的欧债危机一直是投资者心中的痛。

Cronus Futures Management主席Kevin Ferry表示,原本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高额大宗商品利润的交易员们现在都改变了立场。

他表示,“如果这真的是基本面的抛售,并且他们原来的立场确实是错的、现在他们要离开大宗商品市场,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到了值得警惕的时刻。如果你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存入了3万亿美元并且没有放在看涨的资产里,那么你就等着自生自灭吧。”

的确,美联储的QE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产生所谓的“良性通胀”——将流动性注入市场来购买股票和大宗商品,通过伯南克所说的“财富效应”来推动增长。

在不同资产的通胀过程中,也有不受欢迎的类型;比如尽管总的通胀率仍保持在2%,但是汽油价格已经涨过了4美元/加仑(在加州已经涨过了5美元),并且食品价格也在继续攀升。

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其实是双刃剑:房屋贷款利率实际在上升,房屋贷款量最近几周在下降。Ferry表示,“你可以印很多钱,但是别人能不能买得起你卖的东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宗商品的下跌也不仅是美联储印钞过多的问题,同时也有政治因素。

Capital Economics的大宗商品研究负责人Julian Jessop表示,九月中的价格下滑与奥巴马在网络庄家Intrade上胜选概率的下跌是同一时间。Jessop表示,对大宗商品有利的政策未来是否可以持续是其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考虑之下,市场期待罗姆尼能够向美联储施压,希望开始货币紧缩、结束美元疲软之势。交易员们甚至设想罗姆尼可以用推崇强势美元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John Taylor来取代伯南克。

美元走低同时对于大宗商品也有好处:因为它们是以美元标价,所以更加便宜。从奥巴马政权早期美元的最高价以来,至今已经达到10%的跌幅。

大宗商品价格随着奥巴马胜选的几率而变动,但是这一定不是因为市场对于奥巴马的青睐,而是存在一些同时影响二者的因素,比如关于经济形势的新闻。

确实,高盛大宗商品指数7%的下滑是S&P 500自从9月14号以来损失的两倍。大宗商品和S&P目前都是人心惶惶,相反货币市场开始柳暗花明。

根据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报告,货币市场自从7月早期以来就有现金不断涌入,目前达到2.57万亿美元的总额。

同时,资产达到5.5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行业依然在证券资产表现上惨不忍睹,仅仅在10月就损失了155亿美元,而债券基金则收益280亿美元。

企业持股的情形也是如此;即使不是像个人投资者一样充满恐慌心理,但至少也是不愿承担风险。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imTabs的数据,相比于9月初以来企业买进的403亿美元的股票,企业卖出的股票达到了668亿美元;这是自2010年底以来最悬殊的一次。

TrimTabs的CEO Charles Biderman表示,随着总统选举和财政悬崖的临近,企业投资者似乎已经做好防范。我们预期经济慢行会持续至年底休假季。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全球货运船只拆解量创新高
乌克兰准备禁止小麦出口
全球糖产能持续过剩,十年不遇
新兴市场能够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澳元失宠 加元新西兰元得宠?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一)

2012年10月29日 17:59   
文 / xiaopi

相关文章: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二)

在开始正文之前,有必要引述一下谢国忠对矿业的描述,因为这段话是如此精确的描绘了我们即将要讲述的这个故事:

矿业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波动性很大的行业。根源在于矿业投资的长期性。当需求推高矿产品价格,供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反应。因此,价格在需求高涨的初期会走的非常高。令人咋舌的利润吸引各色人等涌入行业在新的矿产上投机,供给持续快速增长,这将行业拖入萧条,对背后的融资者也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矿产价格飙升,巨额的利润吸引了全球的淘金者。无数投资者涌入非洲丛林和蒙古草原淘金。即使这些投资的风险非常高,金钱的魅力仍然让这些投资者无所畏惧。

遗憾的是,当这些投资开始产出之际,这种利润率就开始消失了。大部分的淘金故事都是如此收尾。

当然NYT的这个故事要精彩的多,这是一个涉及数百亿美元、影响全球能源乃至经济格局的大事件,这里源源不断的产生的金钱也埋葬着金钱,这里是华尔街的财源、也是冒险家的乐土,这里有能源巨头的愚蠢,也有中国资金的身影,这是页岩气的故事。



NYT记者Clifford Krauss

“我们如今亏得裤子都没了。我们根本不赚钱,所有人都在亏钱。”



在巅峰期,Chesapeake一度在路易斯安那的Haynesville Shale运营着38口气井。Haynesville横跨路易斯安那和德克萨斯,密布着富含天然气的致密岩,Chesapeake合计在这里打了超过1200口井。在淘金梦的激励和华尔街的快钱推动下,从Oklahoma到Pennsylvania的广袤大地的页岩带上,Chesapeake和其竞争者们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对于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来说,这带来了廉价的能源。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使得那些使用天然气发电的电厂可以控制电费的增速,并更多的从煤炭转向了天然气来发电。

企业和市政政府们启用了数千辆新的天然气驱动的卡车和大巴,控制了尾气排放,减少了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而那些用天然气做原材料的肥料和化工制造商们突然发现美国是建立新厂的理想之地,相比之下亚洲的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4倍。廉价天然气带来了潜在的700亿美元投资和接近300万个工作岗位。

休斯顿大学金融学教授Edward Hirs参与编写了一份报告预计美国经济仅去年就从低气价中获益超过1000亿美元,他说道:“这些企业家给美国带来了意外之财。”

但当天然气热潮让大部分美国人收益时,许多天然气勘探公司和他们数以万计的投资者至今仍然亏钱。

勘探公司挖了太多的气井,用液压裂化技术获取了太多的天然气,天然气价格被拉低至历史低点。而由于在繁荣阶段签订的复杂的融资和租赁协议,勘探公司们无力停止开采来避免气价崩盘,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自2008年夏天以来下跌超过60%。

尽管银行家们从撮合交易中享有丰厚利润,一些在市场峰值时退出的能源企业赚的盆满钵满,这个行业里的大部分企业却深陷困境--他们被迫出售资产,承担巨额减记并且将尽可能多的气井转向石油开采,后者的价格要稳定的多。

美孚石油在2010年花了410亿美元收购了天然气巨头XTO Energy,当时的气价几乎是如今的一倍,其CEO Rex W. Tillerson今年夏天在纽约出席活动时对行业的困境直言不讳。

他说道:“我们如今亏得裤子都没了。我们根本不赚钱,所有人都在亏钱。”

如同信贷泡沫一样,天然气的繁荣与萧条很大程度上是被来自华尔街投行设计的创造性的融资安排所带来的数百亿美元所推动,而站在这背后的是高盛、巴克莱和Jefferies。

在金融危机后,天然气热潮是少数几个华尔街投行的重要利润点之一,他们发现能源企业和外国投资者都对此很有兴趣。

从Chesapeake这样的行业巨头到Quicksilver Resources和Exco Resources这样的无名之辈都能够通过全球融资大幅提升其增长,这改变了美国的能源图景。据安永的数据,在过去6年里,前50大油气公司年均募得和支出1260亿美元在美国境内的勘探、购地和其他资本支出上,是2005年的一倍。

如今,这些天然气公司承诺支出的金额远高于其收入。这些公司的股价和债券信用评级已遭重创。

Tudor Pickering Holt & Company的联席主席 Maynard Holt说道:“我们一直在竭泽而渔,而现在,我们遇到了麻烦。”

接下来请看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二)

53岁的德克萨斯本地人Eads是这个世界的王子。他的金融创新促成了这场油气勘探的热潮,自2007年以来,他参与的油气交易总金额高达1590亿美元。

“这就像是拥有帝国大厦,”Eads回忆着自己最喜欢的推销措辞:“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了。你错过了这次,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

一位中国主要石油企业的高层告诉Eads中国想要从投资美债的资金中抽出7500亿美元投资北美的能源行业。

...

To be continued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资产泡沫之美国页岩气狂潮(二)
页岩油:最新的观点
中国页岩气探矿权二轮招标首次面向民企合资 83家投标民企1/3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外企高管:中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

页岩油:最新的观点

2012年10月29日 15:28   
文 / xiaopi

如页岩油这样的非传统能源对全球能源体系的影响仍然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其产量规模上,还体现在开发这些能源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上。

Allen & Overy未来能源策略集团在10月16日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探讨了页岩油的最新进展,以下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观点汇总:

1. 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储量庞大,但这些资源在许多国家是否拥有规模开发的经济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 美国以外两个有希望页岩油井是阿根廷的Vaca Muerta和俄罗斯的Bazhenov Shale。

3. 美国页岩油开发的边际成本约在90美元/桶,而目前大部分油井的平均成本在60美元/桶。

4. 页岩气造成美国天然气价格暴跌的影响不太可能在石油市场重演,因为市场结构不同(美国天然气市场相对封闭,而全球石油市场相互关联性很强)。

5. 美国未来的天然气产量可能不如当前预期,因为行业公司更愿意开采页岩油而非页岩气,因为利润率更高。

6. 页岩气向页岩油转变的趋势已经出现。

7. 对于美国未来页岩油产量的预测分歧较大,最悲观的预测是最多180万桶/天(目前产量已达到90万桶/天),而最乐观的预测是2020年达到300-400万桶/天。

8. 如果乐观的预测成为现实,结果将是美国石油进口的大幅降低,从2008年的1000万桶/天降至2015年的600-700万桶/天

下图是来自Simmons & Co对2015年美国原油产量的预测,基于85美元/桶的油价和3.5美元/千立方英尺的天然气价格。


下图为Simmons & Co对2015年美国石油进口量的预测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PIMCO:游戏规则即将改变
阿拉斯加North Slope页岩油气储量巨大
中国页岩气探矿权二轮招标首次面向民企合资 83家投标民企1/3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外企高管:中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

资产泡沫之澳洲故事

2012年10月28日 13:03   
文 / xiaopi

历史总在重复自己,第一次重复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卡尔·马克思

谢国忠在财新的一篇文章里引用了马克思的这句话,他写到:

资产泡沫的故事总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演,嘲讽着人类的无知。人们总是愿意抛开逻辑,寄希望于流动性可以毫无代价地创造一个好时代,让自己一夜暴富。当泡沫破灭时,他们就开始责怪其他人,比如央行没有及时加息、政府没有适时紧缩、做空者或其他人制造了恐慌。接着,他们开始寻求帮助,即使连他们自己也明白这种救助最终只会让事情更糟。

同样的戏码在澳大利亚的泡沫破裂的时候会再度上演。

口水战

澳大利亚是另一个西班牙。

是的,不依不挠的Andy又开始抨击澳大利亚了。双方在7月份就有过一场口水仗,谢国忠曾在CNBC的节目上将澳大利亚比作危机前的西班牙,谢的逻辑是:

澳大利亚矿业泡沫的破裂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过去十年,部分澳大利亚城市的房价每年上涨近10%,带动了一轮以房屋估值为基础的融资潮。自2006年以来,澳大利亚的家庭债务一直在可支配收入的150%附近。

随着全球商品价格下跌,采矿业跟着遭殃,澳大利亚的房地产泡沫将会破灭。

地产崩盘将拖垮澳大利亚的银行体系,这跟西班牙经历的相似。西班牙的经济危机由房地房崩盘引发,为国内银行业留下了数十亿欧元的坏帐。

这引发了澳大利亚财长Swan的激烈反击,后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太荒谬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基本面非常强健。我们的GDP年化增长率是4%,今年及明年的经济增速比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要快。看看我们的基本面,2012至2013年我们的预算将回复到盈余状况,低失业率,强劲地创造就业,各种资源的投资创新高——约5000亿美元。谢国忠是居住在哪个星球?

除了财政状况良好以外,澳大利亚还有降息的弹性,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仅8.9%,当然可以确保经济经受外部需求下滑的冲击。

谢国忠则说:
在危机之前,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收支也处于盈余状态。地产泡沫破灭以前,西班牙政府处于盈余状态,经济也非常强劲,但已经开始失去竞争力,而这正是今日澳大利亚所面临的情况。

泡沫之上的泡沫

如此多的资本流入使得澳大利亚的货币体系膨胀起来,创造了一个宽松的信贷环境。这是地产和消费繁荣背后的因素。如果这种资本流入是一场泡沫,那澳大利亚的地产市场必然也是泡沫。当资本流入趋势逆转后,这个泡沫就会破灭。

正如谢国忠所言,澳大利亚过去十年的增长是如此的美妙:

澳大利亚的名义GDP在过去十年里翻番,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也翻了一倍。因此,澳洲的人均收入远高于美欧。澳洲的房价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澳洲主要出口产品铁矿石最高时升值超过10倍。对澳洲矿业的外国投资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资金的不断流入使得澳元始终强势,尽管其经常账户存在赤字且通胀也高于其他国家。强势澳元吸引了中日的个人投资者的资本。金融市场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澳大利亚在近期铁矿石价格大跌的时候仍然得以保持强劲增长。而由于矿业投资的长周期性,这种资金流入也相对稳定。

....

澳大利亚的经济则很可能是一个建立在中国过度投资泡沫之上的泡沫。后者的泡沫破灭迟早也会给前者带来同样的结果。许多矿业投资者如今强烈的期望中国很快会再次启动类似08年的刺激措施,这就是铁矿石近期反弹40%的原因。抄底的投机者涌入市场下注中国会在大会前后启动刺激政策。

矿业繁荣

矿业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波动性很大的行业。根源在于矿业投资的长期性。当需求推高矿产品价格,供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反应。因此,价格在需求高涨的初期会走的非常高。令人咋舌的利润吸引各色人等涌入行业在新的矿产上投机,供给持续快速增长,这将行业拖入萧条,对背后的融资者也产生巨大影响。
谢国忠对如此描述矿产行业的特性:

随着像铁矿石这样的矿产价格飙升,巨额的利润吸引了全球的淘金者。无数投资者涌入非洲丛林和蒙古草原淘金。即使这些投资的风险非常高,金钱的魅力仍然让这些投资者无所畏惧。遗憾的是,当这些投资开始产出之际,这种利润率就开始消失了。大部分的淘金故事都是如此收尾。

澳洲的故事同样如此:

市场从十年前的不相信中国的增长股市变成如今的坚信此前的业绩将永远维持下去。尤其,当中国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让投机者坚信当衰退再度来临时,中国还会扮演救世主。在需求疲软、价格崩溃之际,对于需求和价格会反弹的看法是强烈的让人惊讶。这就是为何许多新项目仍然在寻求融资的原因。

2008年本应成为这轮繁荣周期的尾声。中国的刺激计划让市场有了其他的想法。中国在2009-10年的需求复苏完全是政府一手促成。它在本就过剩的产能上又堆积了更多的产能。这只不过推迟了难以避免的调整并且放大了这种调整的规模。如今经济正在为过去的错误买单。但矿业仍然坚信并鼓吹2008年的故事会重演。

谢的文章提供了澳大利亚矿业融资的生动细节:

澳大利亚拥有充满活力的为矿产开发融资的市场。任何拥有未开发区域所有权的人都可以以仙股的方式上市。最初的融资用于覆盖勘探成本。如果勘探无果,股票的价值就归零。如果勘探有好的消息,那么股票的价格就会飙升。企业随后可以融到更多的钱来支持进一步的开发。到了有明确的矿产证据时,公司就会被出售给必和必拓或力拓这样的巨头。这个市场在激励矿产开发和分散风险方面非常有效。这点燃了“淘金梦”。

而如今,已有太多的资金流入了矿业,投资者们不愿离开,而是希望市场会反弹。这就是澳大利亚矿业繁荣背后的故事。

银行膨胀

过去5年里,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如出一辙。危机从边缘市场开始萌芽,随后沿着链条向上蔓延。

Dan Denning如此描述危机:

在2006年,美国的非银行贷款机构首先陷入危机。2007年轮到了抵押贷款机构。接着在2008年是高杠杆的投资银行。最后在2009年轮到了大银行。

同样的模式也在欧洲上演,只是有一些小区别。冰岛、爱尔兰和西班牙存在房地产市场泡沫。但在希腊,则是低利率带来的国债泡沫。在所有的危机中,债务危机都是首先打击了边缘市场,随后向纵深蔓延。

澳大利亚看起来避免了这种命运。那些边缘玩家,比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消失或者被四大行所吞并。在抵押贷款市场,贷款风险集中在四大行身上,即国民银行(NAB)、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澳新银行(ANZ)以及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这四家银行的总贷款金额达到1.4万亿美元,占到了整个市场的78%。然而如今澳洲的银行业较金融危机刚刚开始时竞争度更少且在房贷市场的系统风险更高。从风险角度看,事情可能变的更加糟糕而非更好。澳洲的银行变的愈发“大而不能倒”。

当然,只要房价永不下跌,房贷就是很好的投资,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澳洲银行近期的财报仍然亮眼。

乘数效应

当泡沫膨胀时,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泡沫破裂的时候。当一国的货币在升值时,对该国资产的需求会很强劲。强劲的资产市场孕育了信贷驱动的消费。澳大利亚拥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随之而来的乘数效应在泡沫膨胀时非常有效。债务在经济的每个角落堆积,创造性的财务处理被用来粉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让澳大利亚成为发达国家中净外债最高的国家。



在泡沫破裂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不能永远这么花借来的钱,且银行账面上的资产并不如看上去这么值钱。2008年美国发生的事会在2013年的澳大利亚重演。澳大利亚可能遭受全面的金融危机。

谢国忠认为:
任何海外资金推动的资产泡沫都会在资金流向逆转时破灭。这将导致货币体系收缩。随着央行用新钱替代流出的资金,澳元贬值,这将使持有澳元存款的亚洲个人投资者受损。资产市场将随紧缩政策和资本外逃下跌,这将吓走更多的海外资本。新的均衡将在更大的澳元和资产价格上获得。在新的均衡中,澳元的币值或只有峰值的一半。

危机的触发点可能是一系列矿产项目未能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其投资者被迫退出。资本流入的减少使得经常项目赤字更难融资。当然,铁矿石价格走低也会增加经常账户赤字。这将导致澳元开始贬值趋势。这一趋势将加速其他资本的外流。

判断泡沫破灭的时点是一门艺术。我大胆猜测这将在2013年发生。全球经济正在下滑。大环境让金融市场更加艰难。当中国未能在6个月内出台刺激措施时,许多矿业投资者将退出。

而此前高盛首席外汇策略分析师Thomas Stolper表示,澳元被高估了约20%,在国内经济放缓及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之际,澳元汇率有可能大幅回调。他还将“卖出澳元买入欧元”称为“世纪最佳交易策略”。

澳元背离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煤炭和铁矿石价格下跌时,澳元依然强势。这种背离可能让谢国忠所预测的澳元贬值之路更加复杂化。


对于这种背离的解释主要有:

1. 根据澳洲央行资料,包括巴西和俄罗斯在内的23个国家的央行可能持有澳元做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央行购买澳元的行动为汇率提供了强力支撑。
2. 澳洲国债的需求强劲
3. 矿业项目的大笔投资

对于澳洲经济,正如其财长所言,澳大利亚政府及央行还有足够的空间对经济做出调整。澳大利亚央行在过去6个月三度降息,尽管如此,澳洲的基准利率仍然有3.25%,相比于欧美同行,澳大利亚央行还有充裕的货币政策刺激空间。而对于澳大利亚政府财政状况良好,有能力进行更多的财政刺激。

近期,澳大利亚还面对着一个坏消息,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的增加或将危胁澳洲千亿美元LNG项目。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澳元失宠 加元新西兰元得宠?
澳元强势背后的原因
铁矿石跌跌不休秀下限 澳大利亚预算恐亏100亿美元
澳元:从南太平洋比索到南太平洋瑞郎
澳大利亚一季度GDP环比上升1.3% 为预期两倍多 澳元直涨

Saturday, October 27, 2012

一张图看AIG是如何重生的

2012年10月28日 08:45   
文 / carlos

身为AIG的CEO,罗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到底做得如何?

上任以后,他在2009年秋天制止了AIG盲目的资产甩卖,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在他的任期之内,政府成功从救助AIG的股份里全身而退,并且录得盈利,这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

我们不可能具体知道多少成就应该归功于本默切,而多少成就应该归功于美联储。毕竟后者为信用市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牛市,也在AIG可以为旗下耗资巨大的分支找到一个好价钱之前帮助持有了一部分。

不论归功于谁,在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AIG的表现。黑色线为AIG的股价,红色部分是公众持有股的价格,而绿色则是政府持有的AIG股份。在本默切开始执掌公司之时,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AIG的价值分别是51亿美元或者265亿美元,当时红色的部分就代表着51亿美元,而绿色和红色相加则为265亿美元。

如今,AIG的市值约为600亿美元,是2009年市值的两倍还多。这是本默切的又一成就,但现在的股价和市值要比2009年10月的市值低一些,更比2011年2月的低许多。图表显示政府在AIG股权出售上做的不错,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绝对英明的决策之说,毕竟标准普尔指数在同等时期内已经上涨了50%。

但事实是这样:AIG现在的价值大约和2010年1月时的价格相同。但在当时,AIG的估值非常奇怪和虚幻,其股价代表的仅是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分析师认为当时的估值几近疯狂,反对的声音则很小。

而如今,事情则完全不一样了。其股票每日的成交量使AIG成为一家实实在在的公司。一家曾经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资产负债表黑洞的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政府支持,从悬崖边缘走了回来,现在成为了独立可持续的公司。这对于那些决定要救助AIG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尽管他们可能别无选择。这当然也是本默切的胜利。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美财政部准备出售180亿美元AIG股份
美国财政部出售45亿AIG股份
美国监管方披露全球九大银行“生前遗嘱”
华尔街重投风险怀抱
图示伯南克公开课第三讲:美联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海洋能源:被忽略的替代能源

2012年10月28日 03:29   
文 / vickyjx

来自nakedcapitalism.com的文章:开发海洋能源是工程师的梦想, 这一梦想目前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梦想利用海流和潮汐来发掘海洋能源。在发生能源危机的20世纪70年代,这一议题曾被严肃讨论,但是之后又被人们遗忘。

在替代能源行业兴起的早些时候,工程师们对于在加拿大芬迪湾和法国比斯开湾发现了潮汐能感到兴奋。海洋能源比风能利用起来更加高效。但是当人们发现并没有机器可以用来开发海洋能源的时候,他们的热情逐渐褪去。风能涡轮机可以标准化生产,但是海潮却需要针对特定的地点来设计开发设备。

因此,当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源成为了替代能源开发和经费开支的主力军的时候,海洋能源还只是停留在沿海国家的一小部分人的宣传中。

华盛顿特区贸易组织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联盟负责美国34个不同概念的海洋能源的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联盟主席Sean O’Neill表示,曾经在海洋能源开发中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如今在技术和战略部署中都在迎头赶上。最近,O’Neill表示,像Lockheed Martin, SAIC and Chevron这样的大公司都加入了海洋开发的行列。

这场竞赛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包括爱尔兰在内的沿海国家都希望能够一显身手。

Enterprise Ireland, 一家具有政府背景的贸易开发机构的高级市场顾问Kevin McCarthy表示,爱尔兰虽然失去了成为风能供应链一员的机会,但是很擅长从事海洋科技和服务;爱尔兰希望成为海洋能源开发供应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海洋能源开发可以成为纯粹的工程师游戏,是因为这一领域尚不存在主导性技术,而仅仅存在基于河流以及不同快慢深浅的海流在内的情况而开发的设备。

有过潜水经历的人可以想象这些不同的设备是怎样在海浪中摆动、下沉、翻腾和旋转的。这里的关键是要制造出一类可以捕捉到能源、将之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回海岸的机器。

专家说目前有134种设备处于调试中,他们分布在纽约的East River, 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北卡、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夏威夷。

这些设备各不相同,有风车也有海上浮标。浮标是由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公司Neptune Wave Power基于钟摆的设计而开发的,这类似于自带动力的钟表,在海浪中不需过多维护就可以自行摆动。

目前最大的海潮涡轮机位于北爱尔兰的Strangford Lough。这台达到1.2兆瓦的机器看上去像是有两台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只不过发动机附近截去了机翼,然后潜入水中。

其他的设计包括在前后移动的铰链上使用桨和嵌板,工程师希望能够借此利用海水的涌动来获得能源。

超过900名工程师带着开发海洋能源的梦想来到都柏林。目前海洋能源开发处于的阶段相当于汽车在20世纪早期的阶段:没有什么理念处于主导地位,没有什么概念会被认为荒谬。

在替代能源是政客宠儿的时代,人们如此熟悉的海潮却没有获得足够的注意。对于工程师来说,是时候“回到海里”了。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Friday, October 26, 2012

图解日本债务

2012年10月26日 15:01   
文 / Liu Xiao

相关文章:
读懂日本债务谜团(上)
读懂日本债务谜团(下)

ZeroHedge:虽然之前曾经讨论过日本的负债率问题,但是德意志银行的Torsten Slok收集的资料一定要亲眼目睹才会相信问题的存在。简而言之,日本现在的问题是,到2016年,每个在工作年龄的人身上背的政府债务为140,000美元,几乎是其他G7国家的三倍。


但很多国家在财政上都好不到哪去...

严重的财政赤字

大量的融资需求

所有G7国家的债务占GDP比重如今都超过80%

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日本的债务占GDP比率飞快上升

在大多数G7国家,短期债务占未偿还债务总额的20%至30%


经济压制和本土化成了政府的利器…


对于日本投资者,日本国债很有吸引力

外国投资者只占了整个日本国债的5%

日本:政府债务持有人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中,外国人持有5%
机构投资者持有政府债务

就是这些把这个国家和这出闹剧联系起来的…


日本银行一直在增持日本政府债券

日本银行:存款增长高于贷款增长

日本用多余存款来购买日本国债

当日本人活到70岁时,他们主要依赖财政转移生活



这个将会怎样收场?谁都不知道,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债务过多至死的理论来看,即将发生的事情影响巨大。

不要因此简单地下注日本“灾难”,这在过去十年里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毁了许多交易员。

兴业银行的Dylan Grice曾经指出,2012年将会是有缺陷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开始吗?

“也许日本的金融危机将会打醒其他国家,促使他们对全球债务问题作出一些艰难的决定。也许不是,或许是希腊呢?爱尔兰或者英国?抑或美国?与2007年银行一样,今日的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依靠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但如果他们关闭了呢?”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法巴:日本债务问题已濒临悬崖
外国债权人所持日本国债数量创纪录
日本三党一致同意为减债增税 四年内消费税增一倍
标普东电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日本财政大臣:灾后重建需要增加税收

一张图理解CEO们的管理艺术

2012年10月26日 13:33   
文 / xiaopi

ZH:决策者们可以在股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业数据可以按时局需要辗转腾挪;但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掩盖的,那就是企业裁员的声明。在过去几年里,一个愈发明显的事实就是,在任何重大的财政或货币刺激相关的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的裁员数就会上升。

这显示出,企业的CEO们善于在最后一刻做决定,用大量裁员来应对重大事件。随着财政悬崖的即将到来,美国的裁员数量飙升至去年债务上限谈判以来的新高。

彭博,自9月1日以来,北美企业已经宣布裁减超过62600个国内外岗位,这是自2010年初以来的裁员力度最大的两个月。今年至今企业宣布的裁员数字是158100,超过去年同期的129000个岗位。

是的,没错,CEO们事实上并不是先思考再制定策略;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先裁员再说。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日本版财政悬崖
UBS投行裁员计划蓄势待发
美企大裁员:杜邦裁员1500,陶氏化学裁员2400
路透:美国会考虑以中期小规模减支550亿美元避免财政悬崖
GE采取行动应对“财政悬崖”风险

中国页岩气探矿权二轮招标首次面向民企合资 83家投标民企1/3

2012年10月26日 09:00   
文 / 若离

中国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国土部”)第二轮招标页岩气探矿权首次面向民企、中外合资企业各类投资方,投标人由首轮的6家增至83家,民企占其中三分之一。虽然面临开发成本高及技术欠缺,且依旧可能由国企主导,仍显示出资方对页岩气兴趣浓厚。
在今年6月首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中,仅有6家企业投标,标的为4个区块的采探权,但只有中石化与河南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成功中标,2个区块流标。

与第一轮招标相比,10月的第二轮招标可谓买兴浓厚,截至2012年10月25日共收到83家企业的152套合格标书。

此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总面积2.0002万平方公里,探矿有效期为3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至少达到每平方公里人民币3万元。

国土部介绍,中外合资企业这类非国有企业也可参加此次投标,每个投标人最多可投标2个区块。符合标准的投标人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华尔街见闻注:约合4800万美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国土部称,20个区块中最多的接收到13套投标文件,位于安徽的1个区块由于投标人不足3家未达到法定要求的3家,不予开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83家投标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了近三分之一。一家浙江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网记者,该企业还不是特别了解勘探技术,对中标信心不大。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此次竞标湖南省和重庆市的两个区块。这家国有企业的一位代表向道琼斯记者透露,政府选择中标人的标准是“投资意愿”,不仅仅是谁拥有的资金最多。

中国国投电力公司控股北京三吉利稀土有限公司的一位代表称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重在参与。

道琼斯报道认为,虽然非国有企业投标人为数不少,但此次招标的主流可能还是国企,因为这需要动用大笔资金和丰富的经验。


点击查看国土部10月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公告

相关背景:

1、政策面

就在开标前一日10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将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

规划在提到重点任务时首先指出,要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其中也特别强调加强勘探开发页岩气和煤层气。

因此,国土部举行的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2、资源现状


福布斯今年2月报道称,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比美国高近50%。

中国国土部估计,中国目前页岩气储量约3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同等储量的常规天然气。

据道琼斯报道,中国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增至1000亿立方米。有分析师称这样的预测可能太过乐观,中国目前还没有如此多的天然气产量。

下图来自福布斯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外企高管:中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
RBC:三大法宝助美国今后仍胜中国
美俄天然气交锋:Gazprom在欧洲市场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世界能源产业

希腊:柯达第二?

2012年10月25日 22:20   
文 / liya


“希腊国内紧张局势蔓延”、“德国拒绝援助希腊”这类似的标题一直出现在新闻头条里,同时我们也一直听到“希腊股市就要反弹”这种消息。嗯,看起来希腊股市真的反弹了——前几个月里它涨了差不多90%!

不过下面两张图可能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从图可见,希腊股市从2007年的高点已经下跌了91%。绿色箭头的那个地方就是前几个月的反弹行情。



这态势令人想起柯达公司的股票走势图。柯达在跌掉了93.5%之后,在09年3月有一波接近300%的反弹行情,然后继续下跌,最终破产。尽管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参照历史可以让我们多一点角度看目前的希腊股市。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国际债权人:希腊获宽限两年?我们不清楚
欧元区2011年债务占GDP比重升至历史新高
明镜:南欧国家的“退欧”成本将达17万亿欧元
Olli Rehn:欧债危机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
福尔摩斯的欧债危机解决方案

美国农地价格持续上涨

2012年10月25日 15:36   
文 / H.Lin

美国农地价格持续上涨。农场主们希望得到更多土地耕种;而投资者们也在借助低利率买进农地,并认为这是比股票和债券更好的长期投资。

尽管银行家们提出了一些警告,但“农地热”并没有消退迹象。自从2005年起,农业用地的价格每年都以两位数上涨,当然2008年除外。同期,标普500指数只有三年出现过两位数上涨。

芝加哥联储8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去年以来,爱荷华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的农地价格上涨了15%。堪萨斯城联储同期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平原各州的农地价格上涨得还要厉害,自去年以来已上涨26%。

美国农地的价格大涨,引发了银行监管者对潜在的农地泡沫的担忧。一年以前,农地价格上涨使得监管者们要求银行不要降低放贷标准。7月份,堪萨斯城联储还举行了一场讨论会,讨论对农地泡沫的担忧。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A. Brown说:“一旦有资产在10年内价值上翻一番,那么就会引发人们对这种增长不可持续的担忧。”

而对于那些寻找土地的农民们来说,农地泡沫几乎不构成担忧。许多人说,他们需要买入更多土地,从而扩大种植,这样就能获得更多收入。并且在这种摇摇晃晃的经济下,他们发现把钱投到农地更加安全。

对于寻求土地的农场主们来说,今年夏天的干旱似乎已成“遥远的回忆”。

在这场农地热潮中,爱荷华州获益最大。根据爱荷华大学的一项农业用地调查,自从2010年以来,农地价格已上涨32%。即便是在经过通胀调整之后,整个州的平均农地价格仍高达每英亩6700美元,为有史以来最高。4年之前的均价为3900美元。

银行监管者们担忧,农民们可能大量负债来购买土地,这将导致上世纪70-80年代的事件重演,当时农民们用土地作为抵押,去买入更多土地,最终造成了大量破产和农地价格大跌。

对于当时的场景,68岁的John Kintzle记忆尤新。他说,在三年时间里,农地价格从3000美元每英亩下跌到了1000美元。

不过经济学家们说,鲜有迹象表明今日将重复当时场景。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的农业纯收入将从去年的1170亿美元升至1220亿美元,升幅为4%。在经通胀调整后,这将是自1973年以来的最高收入。经济学家们说,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推动了农地价格走高。受干旱影响,玉米和大豆价格均已创下纪录。

相比于30年前,今天的农场主们负债更低,且低利率降低了他们的借贷成本。在维持高农地价格上,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覆盖了大部分的收入或农作物产量损失。

但监管者们仍说,有理由保持警惕。一些银行已经报告说,一些农场主们正基于对当前土地价值的估计来借款,以从农地繁荣中获利。

美联储官员和部分不动产中介商说,如果利率上升或是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这些买家们可能陷入困境。这将可能导致农地价值下跌三分之一到一半,导致农场主们面临违约风险。官员们说,另一个风险是,如果干旱持续数年,那么农地价格上涨也有可能突然告终。

不过一些人认为干旱不值得担忧,因为这只是随机事件。他们说,这就相当于问自己,“在乘汽车或是客车时,你会想着自己遇上交通事故吗?”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美国农地价格继续飞涨
美国10月制造业PMI小幅上升,但不及预期
三季报预示美股四季度堪忧?
中国劳动力成本已和墨西哥持平
美国再次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如何打破对美国依赖?

性、电脑和VaR

2012年10月25日 16:30   
文 / 若离

今年是摩根大通发明“风险价值模型”(VaR)20周年。可惜双十年华的VaR这个龙年流年不利,老东家使它进一步陷入争议指责漩涡。

今年5月10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意外公布,“伦敦鲸”所在的首席投资办公室(CIO)中债券投资组合方面损失20亿美元。摩根大通第二季度财报最终显示,伦敦鲸导致的实际亏损为58亿美元。

此前外界就质疑,评估风险的VaR在市场大起大落时预测不准,伦敦鲸巨亏事件更是让人们把矛头对准了摩根大通的VaR,发现巨亏前后摩根大通已经多次调整该模型,令人进一步争论投行的VaR标准何在。

为什么银行的“赌局”会变得如此之大,为什么监管机构会允许开这样的“赌局”?带着这些疑问,彭博风险通讯(Bloomberg Risk newsletter)创始人Nicholas Dunbar今年10月采访了当年发明VaR的主要参与者Jacques Longerstaey,让我们来了解到VaR之父怎样看待摩根大通这项划时代的发明,披露它背后的心机,也就是我们题目中提到的——

免费午餐背后的阳谋

这位VaR之父讲述了VaR诞生的故事。

摩根大通当年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Dennis Weatherstone想了解自家银行快速发展的交易业务,就向衡量风险的风险管理团队下达了一道命令:

过完今天以前,我要一个数字。

领导说的简单,Longerstaey和同事可是当作一个不小的挑战来对付,他们最后想到了VaR的法子。按Longerstaey的说法,它 就是分散投资的理念,某种程度上几乎无异于重新包装。不管怎样,Weatherstone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数字,摩根大通则是以此为开端,开发出一种 风靡全行业的风险度量产品,最终就是人们所说的Riskmetrics。

这个故事很多人如今已经了解,以后的事也并不陌生:摩根大通发明这个复杂的风险管理工具比其他交易公司早了几年时间,而且在1994年决定将核心宝贵的知识产权公之于众,出版了所谓的Riskmetrics技术文件。

而让采访者Dunbar意外的是,作为Riskmetrics文件的一位作者,Longerstaey如此开诚布公地解释为何VaR得到广泛应用:

那时没有谁真正了解公司的主要目的。银行什么时候提供免费的东西了,那背后通常是有原因的。

Longerstaey主动谈到摩根大通推行VaR背后真正的商业背景,理由很简单,就是监管

当时的监管机构开始考虑根据巴塞尔I协议行动,向交易账户提出资本金的要求。第一批警告的信号非常简单,还没有考虑任 何分散多样化,因此对银行还会是严厉的惩罚。而Riskmetrics不仅是一个客户工具,它是一种推广这种方法的方式,这样一来,所有的银行都会去找监 管机构,为降低他们适用的资本要求而要得到使用内部模型的许可。这是可能积极和消极影响兼有的一种事物。

换句话说,这家受到监管的美国银行虽然可以得到美联储的流动性和存款保险,还是希望闯入交易的赌局,建立数万亿美元的互换和其他衍生品头寸。摩根大通免费公布了一种工具,客户和竞争对手都会开始用它管理风险。通过这种方式,摩根大通就将整个行业变为代表自己的游说团。

这个策略赢得极大成功。VaR进入公众视野才几年工夫,巴塞尔委员会就修改了规则,允许银行使用VaR模型计算银行的交易账户资本。正像Longerstaey指出的,VaR不过就是一套统计重要性的测试结合了Harry Markowitz的分散投资理论。

监管机构也一度采用这个花招,Weatherstone当年要求的一个简单数字成为支持大规模复杂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资本,它创造了一个杠杆过度的奖金机器怪物,最终在2008年走上了悬崖绝境。Weatherstone恰恰在那一年离开人世。

四年后Longerstaey这样赠言给当年的老上司

Dennis(Weatherstone的名),你说要拿到那个数据,却制造了一个怪物。

回顾VaR的历史,Dunbar开始反思,他提出了VaR与性和电脑病毒的共同之处:

在Dunbar看来,摩根大通向业内派发“免费”礼物,把监管的有效负载包装成一颗糖衣炮弹,这在科技和生物发展过程中也有先例。

在计算机领域,我们有所谓的“木马”,在吸引人的软件应用中设下隐藏的恶意有效负载。这类例子很多,比如摧毁伊朗核工厂的Stuxnet病毒。

在生物进化学中,我们也发现自私的基因会为了让自己长存永生而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免费赠品。性和性高潮就是人类的DNA组合为了在人体内始终存在而提供的快乐赠品。

从这个角度说,摩根大通的VaR赠品说服监管机构同意了1998年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也没有阻止21世纪初大通曼哈顿银行与摩根大通联姻。这些都是大银行DNA成功繁衍的分水岭。

而如果监管机构要保证自己更大的权力,将权力的触角由银行伸向保险和基金管理,这时候VaR应当是“不足为信”的。

现在德意志银行正在完善自己的内部模型,降低所需的要求资本,而摩根大通在第三季度调整后,VaR由8200万美元减至6300万美元,意味着每日交易亏损将低于6300万美元。

西班牙Esade商学院教授Pablo Triana对此评论称,事实反复证明,VaR模型的可塑性和操控性有多强。

那么如果VaR不再属于合理的银行监管范畴,又会怎样?很快,大量使用杠杆的银行就会失去智力支持。

剥夺了迷人的雷达屏幕以后,监管机构将不得不拆散那些再也不能佯装自己了解情况的大银行,同时让这些银行提高资本水平,与一家对冲基金常用的标准相同。

但这种假设不可能发生。因为就像性和电脑病毒一样,VaR一旦有了开始就很难叫停制止。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定价差异或是巨亏元凶 摩根大通将剥离“特别投资小组”
高盛、摩根大通等银行因MF Global崩溃遭起诉 MF分公司无买家接手被迫关门
花旗、摩根大通面临2.5%的最高资本附加费
分析师Dick Bove:美国攻击大银行是在冒衰退的风险
周五就业数据预测:强于6月值得喜 涨势乏力值得忧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2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2012年10月25日 14:24   
文 / xiaopi

合众社:美国原油产出增长速度之快,以至于美国可能很快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受到高油价和新的采掘技术的推动,美国原油及其他液态烃的产量今年预计将增加7%至平均每天1090万桶。这将是美国原油产量连续第四年增加,并且是1951年以来最大的单年度涨幅。

这种飙升态势甚至连专家都大呼意外。

咨询公司IHS CERA的石油市场研究主管Jim Burkhard说道:“五年前,如果有人预测今天的这种产出增幅,人们肯定会认为这个人疯了。”

美国能源部预测美国原油产量在明年将达到日均1140万桶,创出历史新高,仅低于沙特日均1160万桶的产出。花旗预测美国的日均产量将在2020年达到1300万桶至1500万桶,这将使得北美成为“新中东”。

美国上次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还是在2002年,当时沙特受到911后的低油价影响大幅削减产量。自此以后,沙特和俄罗斯一直占据轮流占据这一位置。

美国在未来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石油。美国目前日均石油消费量为1870万桶。但由于国内产量的增加和用油效率的提升,进口可能在2020年下降一半。

高产出并未带来低油价,在未来数年油价仍将维持在高位,因为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以及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政治不稳定。然而,国内石油产量上升、进口减少仍然给了美国经济很大的助推力。

从独立炼油厂到国际石油巨头都将美国看做最具前景的国家之一。石油业务拉动了诸如 North Dakota, Oklahoma, Wyoming, Montana和Texas的经济,这些州的失业率都低于美国平均失业率。

诸如钢厂等为石油行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并非唯一的受益者。产油区的房屋建筑商、汽车经销商和零售业都因此获益。

IHS表示油气产业的兴旺已为美国带来170万个工作岗位,到2020年还将创造130万个新工作。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Philip Verleger说道:“这是自个人电脑1990年代量产以来美国经济最重要的变化。”



推动美国国内石油产量走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压裂技术的进展。这带来了页岩油和页岩气的繁荣。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预计,美国页岩油的产量预计将从今年底额日均160万桶增长至2020年的420万桶。这意味着到2020年,仅页岩油的产量就将超过今日伊朗和加拿大的产量。

受益于阿拉斯加油田的巨大产出,美国原油产量在1985年达到峰值的日均1120万桶,而此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下滑。自1986年到2208年,原油产量逐年下滑(只有一年例外),在此期间美国原油产量下滑44%。美国在2006年进口石油占到石油消费量的60%。

到今年底,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1998年来的最高点,而石油进口量将跌至1992年以来的低点,占消费量的41%。

Burkhard说道:“这种变化让人震惊。”

美国是否能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要看未来数年油价和沙特的产量情况。沙特作用全球最大的石油资源,并且通过产出调整来稳定油价。据IEA预测,到2017年,沙特产出预计都将保持平稳。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2015年后全球迎来石油供应大繁荣
FT:雪佛龙给中欧页岩气发展泼冷水
WSJ:道达尔中国页岩气业务取得进展
PIMCO:游戏规则即将改变
伊朗警告:如果制裁收紧将停止出口石油

铜将不再稀缺?

2012年10月25日 12:52   
文 / yidan



与其他商品相比,铜价因为受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在过去十年的商品价格超级周期中独树一帜。即使是其他金属的交易在今年出现萎缩,铜价依然维持高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和交易员相信,长达十年的铜短缺的局面将面临终结。

FT的Jack Farchy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放缓。目前中国占到全球铜需求的40%,过去十多年间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的铜需求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并使得铜价基本处于高位,然而,这样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如今不可能再来一次。

Goldman Sachs的分析师Max Layton认为,中国房市的疲软可能导致工程完工率在明年下半年出现大幅 下滑,因而产生了“2013年下半年铜价有显著的下行风险”。



不过,铜价的走势,并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中国铜需求或者货币宽松计划的赌博。铜市最引人注意的转变来自于铜矿供应量的提高,铜矿行业产量的提高几乎与中国需求的减少对铜市的影响一样重大。

智利是全球第一大供应国,据智利国家铜委员会Cochilco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智利铜产量与上 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8%。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则预计,明年铜供应量将提高6.4%,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的涨幅。 目前该行业试图提升新增矿场以及现有矿场的产量,以扭转3年来的供应缺口,预期2013年将会产生485000吨盈余。总部位于香港的Noble Group则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铜供应量在明年将增长5%。”

对铜供应量增加的预期已经反应在了精炼铜现货市场。欧洲最大的炼铜厂Aurubis总裁表示,“明年精矿市场供求将更为平衡,甚至供略大于求。炼铜行业经历了5年的不景气,如今新出土的铜矿源源不断流出,显示供大于求,明年或许炼铜行业可以向铜矿主要求更高的价格。”

即便是一些过去一贯看好铜市的投行都已经调低了他们的预期。Barclays最近表示,铜市供应最终可能回应目前的变化,并跌至近年最低,“过去6-7年间铜市的顺风已经开始减弱”。Goldman Sachs则强烈建议铜矿企业考虑对冲的方式来应对铜价的下跌。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相信铜市的牛市已经结束了。有人就认为,大家太高估铜矿供应的前景了。澳洲Macquarie银行的Jim Lennon质疑,“这种言论我们听过多少次了?我们认为,未来6个月大宗商品将出现铜矿项目暂缓。”

的确,就在本周,Freeport-McMoran调整了其明年在印尼尼格拉斯伯格铜矿(Grasberg Mine)的计划。而上周在伦敦,来自全球最大铜矿出产国智利和秘鲁的铜矿企业表示,他们怀疑,部分原定于未来几年开始启动的铜矿项目存在开发的问题,而另一些的投资则被减缓。

英美资源(Angle American)和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之间的纠纷并未影响铜的供给,但智利的大罢工则一直了铜的生产。力拓此前指出,全球前十大矿产企业去年的铜产量较2010年减少了60万吨,而铜矿的关停将导致未来五年的铜产量下降180万吨,而老矿产出品级下降将在此基础上导致铜产量进一步下降160万吨。也就是说,要想使铜供给持平,铜产量需要新增340万吨。这大概相当于目前产出规模的五分之一。

在伦敦上市的智利铜矿企业Antofagasta首席执行官Diego Hernández表示,“如果所有项目如期进行,我们预期2014年之后的5年市场将供大于求。”不过他相信,经历了短暂的供应过剩之后,市场将从2015年起回归平衡。“因为供求会持续紧张,因此,我们仍然对中长期感到乐观。”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解读全球原油最新供需图

2012年10月24日 13:25   
文 / carlos

译自:Dr. Ed Yardeni

Ed Yardeni是Yardeni研究公司的主席及首席投资策略师,该独立公司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策略及经济研究。)

Ed Yardeni博士认为,现时已经疲弱的经济继续走低的可能性很小,他预计明年经济状况会略有进步。从国际原油的需求量中可以窥知一二:



世界原油消费在9月前的12个月内上涨到了89.5千桶/天的历史新高。尽管“旧世界”国家的需求持续低迷,但“新世界”国家的需求达到了历史新高。后者的需求现在比前者高了39%。2005年3月标志着“新世界”的需求超过了“旧世界”。

世界原油需求的年增长率在今年3月跌至近期低点的0.3%,但在9月升高到0.8%。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non-OECD)的需求增长稳定在2.5%左右,而34个合作组织中的发达国家需求增长从3月的-1.7%上升到了9月的-0.8%。这是振奋人心的,意味着经合组织领先经济指数近期的弱势可能只是暂时的。

国际海事组织(OMI)收集得出的世界石油供求量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并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但是OMI的需求和供应曲线(各自基于12个月平均值)与布朗特原油价格的年百分比变化正相关。需求供应比在九月跌至0.99,为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这对于原油价格来说是利空的消息,或许只有对波斯湾战争的担忧才有可能提振原油价格。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FT:石油多头有理由认为油价会更高
欧盟准备封杀伊朗石油,油价或将飙升至150美元
国际能源署:油价短期内有可能冲击150美元/桶
IEA下调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迷雾四国走上前台

2012年10月23日 09:06   
文 / xiaopi



还记得迷雾四国(MIST)吗?2001年当吉姆·奥尼尔抛出“金砖四国”概念后,他迎来了那些最大新兴国家持续近10年的上涨;而今年这位高盛资产管理主席的一个新名词又开始在投资者中间流行。“迷雾四国”(MIST),即墨西哥(Mexico)、印度尼西亚(Indonesia)、韩国(South Korea)和土耳其(Turkey)的英文首字母首字母组合,他们是高盛在去年启动的Goldman Sachs N-11 Equity Fund基金中4个最大市场。奥尼尔认为该基金覆盖了未来11个最具增长点的新兴经济体。

标普道琼斯周一发布SMIT 40指数,覆盖了韩国、墨西哥、印尼和土耳其四个国家40家公司的股票,这反映出市场对金砖四国意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兴趣。

Renaissance Capital的量化分析师Renda Rundle向FT表示她对韩国被包括在内感到惊讶:“韩国被许多投资者视为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与印尼这样较小的经济体并列很有趣。我认为这样选择是为了覆盖三或四个地区,建立一个分散化的、等权重的指数。”

标普道琼斯指数的董事Michael Orzano说道:“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股市的持续表现低迷,对于近期对金砖四国的兴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时,对迷雾四国的兴趣看来在欧美投资者中间持续升温。”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高盛“迷雾四国”表现远超“金砖四国”
高盛奥尼尔:2012年11大预测

看图说话:新兴市场国家的中产阶级

2012年10月23日 11:45   
文 / H.Lin

下图显示的是一些关键新兴市场国家的中产阶级比重及平均支出水平。


本文所指中产阶级,采用如下定义: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均收入为10-100美元的人群阶层。FT说,在此定义下,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中产阶级人口分布于亚太地区。

在部分新兴市场,特别是俄罗斯,中产阶级人口所占比例与发达国家类似,虽然其中产阶级的平均收入水平要低于发达国家。

先来看俄罗斯:

OECD预计,无论是在人数还是在支出增长上,俄罗斯中产阶级都将于未来10年陷入停滞。OECD预计10年内俄罗斯中产阶级人数仅增长15%,总消费支出也将仅增长3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0到2010年,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支出总和增长了两倍。

墨西哥:

按照OECD的定义,墨西哥的中产阶级人口同样已在总人口中占到了极大比例。尽管墨西哥中产阶级支出增长缓慢,但仍在稳定增长。预计2010-2020年,墨西哥的中产阶级总消费支出增长40%,与上个10年的增速一样。

巴西:

尽管尚未达到总人口的一半,但过去12年里巴西的中产阶级规模相对稳定。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扩张之后,中产阶级规模未再出现明显变化——这也反映了该国收入的高度不平等。最近一些年里,尽管商品出口带动了巴西经济增长,但却未能像其他国家那样提高中产阶级的平均收入。

而在印度和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不论是从中产阶级的人口比重,还是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中国和印度均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在中国,仅有不到1/5的人口属于中产阶级;而在印度,这一比例仅高于1/20。

更多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内容:

尽管人均支出水平低,但中国2012年的中产阶级支出总和将近1.5万亿美元,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即便中国GDP增长出现减速,但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和平均支出能力都将出现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产阶级的总消费将是2010年的三倍,仅次于美国,并超过日本。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和手机市场。不过,麦肯锡的一则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分布十分不均:高收入年轻人通常分布在沿海发达城市,其消费模式与西方世界类似。

而从整体上来看,则是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超过4/5中国人口的收入水平仅能解决基本需求。不过麦肯锡预计,到下一个十年开始之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成为消费者支出中的主力军,并更有能力购买家庭汽车和其他奢侈品。

印度中产阶级:

麦肯锡认为,印度每10人中至多仅有一人属于中产阶级。尽管如此,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印度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仍排名全球第14位,整体支出能力与加拿大和西班牙相当。

预计未来10年里,印度将有许多人步入中产阶级,虽然其平均收入仍将相对较低。根据OECD和麦肯锡,未来10年的印度社会将由中产阶级主导。麦肯锡预计,到2020年,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将为2010年的4倍多。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金砖四国股市十年内第二次下跌,美国上演王者归来
CME金砖四国研究报告:预计经济增长将连续三年放缓 威胁大宗商品价格
“金砖国家”之父担忧巴西印度增长 预计中国仍稳健
路透:金砖国家拒绝美国人任世行行长的传统
经合组织称经济前景好转迹象扩大

保罗·沃尔克传记:金石为开

2012年10月22日 17:25   
文 / H.Lin



NYT:全球金融危机毁灭声誉就跟毁灭财富一样高效。艾伦·格林斯潘、罗伯特·鲁宾、Sanford Weill、Richard S. Fuld Jr.、James E. Cayne——羞愧者的名单几乎无穷无尽,真正的英雄却少之又少。然而,有一个人却逆势而上,在危机中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钦佩。而现在,随着人物传记《沃尔克:金石为开》(Volcker: The Triumph of Persistence)的出版,保罗·沃尔克终于得以向世人细致呈现其如何成就辉煌一生。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William L. Silber并不属于典型的人物传记家,而是更像一名技术专家。在他为沃尔克撰写的“职业生涯传记”一书里,Silber基本上只聚焦于沃尔克从事公共服务的那些年间。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关沃尔克私人生活的信息:譬如,他的婚姻,以及两个小孩的出生。即便是对他担任Wolfensohn & Company高管8年的这段经历,Silber也仅书写了寥寥几段。如果你想要看的是沃尔克肖像画,那么另一本书可能更适合你:Joseph B. Treaster 2004年所作《保罗·沃尔克:制造金融传奇》(Paul Volcker: The Making of a Financial Legend)。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痴迷于黄金价格和外汇汇率,以及FOMC会议记录的政策学究们来说,这本书却是一个宝库。如果一个人对国际汇率政策缺乏足够了解,那么他将难以跟上本书对沃尔克1969-1974年任职于财政部期间的长篇报道。但有一个主题是明确的:就是在这些年间,沃尔克成为了一位国际金融重量级人物,并因其作为一名人民公仆的正直廉洁形象而为人称道。

Silber对沃尔克本人进行了42次访谈。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沃尔克1979-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的这段经历展开。此外,本书还覆盖了奥巴马总统任期内推出的沃尔克规则。

尽管有观点认为,沃尔克规则不过是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的一个脚注,但Silber并不这样认为。显然,Silber十分崇拜其传记主人公。在1980年的一次美联储会议上,沃尔克思考了通胀预期、资本状况和银行“以流动性为续”等主题,他的言论被描述为“配得上莎士比亚戏剧主人公的独白”。

时至今日,从沃尔克的视角出发,来重温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严峻画面,这仍令人着迷。当时的市场的确发了疯:1980年4-6月期间,主要利率从20%跌至12%,黄金价格上涨了30%。这些数字放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对今天的交易员来说,即便是1%的变动都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

不过,沃尔克的其他经历却与今天颇为相似。1981年,他担心美联储成为“市场上的唯一游戏”,因为在财政政策方面,美联储得不到财政部的任何援助。今天的伯南克也会这么说。1984年,为拯救濒临破产的伊利诺大陆国民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沃尔克推出了几十亿美元的银行救助项目,而这遭到了当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William M. Isaac的阻力;24年后,时任FDIC主席的Sheila C. Bair同样不喜欢此类项目,而她也被要求采取类似行动,且需要承担更大规模的损失。

沃尔克开设的先例要更少一些。例如,他从未因认为失业率过高而降息。不过,在出现银行业危机之时——引发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监管不力——他突然决定必须降息,以帮助拯救金融行业。他说:“也许我们必须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

在一个美联储主席不断被各路理论家抨击的时代,沃尔克的实用主义令人印象深刻:沃尔克远非坚定的反通胀斗士,他不会为抑制物价走高而不惜任何代价维持高利率,他总是愿意打破自我强加的规则。更重要的是,沃尔克最具革命性的创新——美联储设定了三年的货币数量目标,而非利率目标——本身就是一项相当务实的行动:他从未拥有像Milton Friedman那样的真正货币主义者的支持,也从未真正想要得到它。

沃尔克的确取得了非凡成就。他们说过,这一切不可能做到:1980年,经济学重量级人物——保罗·萨缪尔森、肯尼斯·阿罗、亨利·考夫曼——均声称美联储无法降低高达12%的通胀率。但就在6年内,沃尔克将之降低到了3.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沃尔克一直想要但却从未得到的工作背后,正是他的最大荣誉所在。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各任总统都曾考虑过让沃尔克出任财政部长一职,但最后却无一实现,理由只有一个:他一直忠于内心说话,无法完全与总统政见相容。沃尔克的忠诚从不会单单给予个人或是某个政治党派。也许,这比任何具体行动都更能解释为什么沃尔克保留了他的正直,而许多人却已把它弄丢。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你不应错过的十八大经济纪录片:有视频有真相
伯南克的QE愿景与质疑
美联储适合货币化的债务有哪些
“末日博士”鲁比尼:QE3促进经济谈何容易
下周FOMC会议前瞻

资金持续流入高收益债券市场

2012年10月22日 16:09   
文 / carlos



FT: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基金行业的资金流入日趋不稳定与随之而来的流动性问题,主动管理基金的经理们时常需要短期持有ETF来进入其挂钩的高收益债券市场。

然而,这份S&P Capital IQ发表的报告指出,美国市场中高收益ETF日渐统治性的地位也意味着主动操盘的经理们可以跑在ETF前面。

根据规定,ETF无法直接在发售时买入债券。因此基金经理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抢在ETF资金进入之前买入债券。

Neuberger Berman旗下高收益债券基金经理Ann Benjamin认为,主动基金经理们也可以从短期持有ETF头寸中获利,因为这么做可以帮助他们避开市场的波动。

根据报告中来自理柏(Lipper)的数据,自今年7月以来的12个月内,40家表现最好的主动高收益债券基金的回报中位数为8.4%,超过了美国两个领先的高收益债券ETF:iShares iBoxx美元高收益企业债券ETF录得了8.05%回报而准普尔预托证券(SPDR)下巴克莱资本高收益债券ETF取得7.07%回报。

参与研究的经理们一致认为明年高收益企业债券的违约率仍旧将保持在低点。但是一些经理相信市场将会开始变得昂贵起来。

该研究报告还提到,和2011年的情况相反,欧洲高收益债券基金市场今年以来的收益比美国市场更高。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末日博士”鲁比尼:QE3促进经济谈何容易
标普:瑞士央行扭曲了欧债市场
ETF——债券市场的“中央银行”
投资新常态:股票看股息,债券炒价格
花旗:债券投资经理乐观情绪上升

你不应错过的十八大经济纪录片:有视频有真相

2012年10月22日 10:45   
文 / 若离

首先声明:此十八大没有我国十八大在国内那么出名,也非今年央视风格的纪录片。
今年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因为拍得太“漂亮”而让有的网友称为“纪录片中的文艺片”。说到这里也许大家都猜到了,这是在说咱们舌尖上的祖国。

而探讨经济问题、追求健康诚信货币体系的网站economicreason整理的下面十八部经济类纪录片却不能简单地与漂亮联系在一起。当然,你要说它“漂亮”是指夸奖导演拍得出色的意思除外。

不才以为,对纪录片来说,“现实”这个词用做褒奖可能更适合。所谓眼见为实,分别介绍十八大纪录片时在此也附带了观看视频。

只是:在此要对因为身在大陆而无法正常观看某些视频的同胞说抱歉了,希望大家可以发挥搜索本领根据片名找到适合自己的其他观看版本。

友情提示:介绍中对出版著作附有亚马逊书讯链接,非推销广告,仅供参考了解。

1、片名:“服药过量:下一场金融危机”(Overdose: The Next Financial Crisis) 导演:Martin Borgs 片长:46分钟

本片以瑞典历史学家Johan Norberg的“金融大败”(Financial Fiasco)一书为蓝本拍摄,讲述在全球金融泡沫膨胀时给出的解决方法却是降低利率,将数万亿美元投入了出现问题的银行系统。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问题,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就有问题的原因。本片的特邀嘉宾有Peter Schiff、Gerald Celente和Dennis Hannon。




2、片名:“97%所有” (97% Owned)导演:Peter Joseph 片长:2小时10分钟

对于我们的经济与金融系统面对的棘手问题,这部纪录片展示了慎重的研究与可验证的证据。它提供了一种英国的视角,但它思考央行和货币创造过程的理念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3、片名:“钱就是债系列一”(Money as Debt 1) 导演:Paul Grignon 片长:47分钟

系列一告诉我们,今天的货币体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奴隶制,它与从前的奴隶制有一个突出的区别:主奴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人类关系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的负债比例惊人。

而所有这些钱都从哪里来?怎么能提供这么多的贷款?答案是,没有这么多钱,只是因为,今时今日,钱就是债。如果没有债务就没有这些钱。




4、片名:“钱就是债系列二”(Money as Debt 2)导演:Paul Grignon 片长:1小时16分钟

系列二带来的问题是:救助、刺激方案、债上加债……这些会不会没完没了?从来没有增加实际的财富和生产力,大家都欠着银行家的债,我们是怎样陷入如此境地的?




5、片名:“钱就是债系列三”(Money as Debt 3)导演:Paul Grignon 片长:1小时2分钟

在“钱就是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货币”今后会怎样发挥作用。本片利用现有的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全方位惊人具体地呈现了未来的蓝图。




6、片名: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导演: Niall Ferguson 片长:4小时30分钟

本片取材于美国公共政策智囊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Niall Ferguson2008年的作品“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让我们随着Ferguson教授的指引审视货币、信贷和银行漫长的发展历程。




7、片名:“法币帝国——美联储为何要违宪”(Fiat Empire – Why the Federal Reserve Violates the U.S. Constitution) 纪录片与专题片拍摄公司Matrixx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作品 片长:58分钟

顾名思义,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美联储。很多人以为美联储是政府所有的银行,其实它不是。

PS:我看到国内有人说本片名叫“菲亚特帝国”,非常莫名,如果哪位大虾支持这种译法,欢迎留言赐教。




8、片名:“货币、银行与美联储系统”(Money, Banking,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作品 片长:42分钟

美国的开国之父那代人——托马斯·杰弗逊和安德鲁·杰克逊了解美联储这样的机构是何方神圣。

但对今天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美联储只是一张美钞上的名字。他们完全不了解本国的央行和国家的经济、和自己的经济生活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为何成立美联储、美联储是怎样运转的,更不清楚健康的货币与银行系统可能终结美联储产生的中央集权、通胀和商业周期。




9、片名:“1929年大崩盘”(The Crash Of 1929) Ellen Hovde与Muffie Meyer作品 片长:1小时

在1929年以前,美国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后来会成为花旗银行)总裁Charles Mitchell就以直接向小投资者、小部分银行家、经纪商和操纵股市的投机者出售股票和高收益率的债券而声名鹊起。他不但自己因此变得富有,也为经济大发展的辉煌十年提供了助力。




10、片名:“安然事件:房里最聪明的人们”(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导演:Alex Gibney 片长:1小时49分钟

有人指责这群聪明人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帮,他们使一家公司的股票大贬值,打劫了这家公司,卷走了数百万美元,留下数千名公司的员工和投资者买单。




11、片名:“大灾难——全球金融崩溃秘史”(MeltDown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ollapse) 导演:Doc Zone 片长:44分钟

从华尔街到迪拜再到中国,为了给这部纪录片做调查,导演Doc Zone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大灾难”的主人公是让全球市场经历崩盘的银行家、奋力挽救崩溃的领导人和那些受害的普通家庭。




12、片名:“工人当家”(The Take) 导演:Avi Lewis 片长:1小时20分钟

我们听说阿根廷的新型经济崛起的传言。数百家工厂关门,无数工人把自己锁在工厂里,自己开工,一个老板都没有。这部纪录片就让我们看一看真相。




13、片名:“金钱主人”(The Money Masters)导演:Bill Still 片长:3小时30分钟

严肃地说,“金钱主人”不是神魔鬼怪片,是非小说类历史纪录片,它做的工作比狗仔队高端N倍,是冲统治我们国家和世界的政治权力结构下手,查它的底。




14、片名:“债务美国”(I.O.U.S.A.) 导演:Patrick Creadon 片长:45分钟

这部2008年拍摄的美国纪录片集中展示了美国国家债务及其影响。本片的主角是消除政府预算的无党派组织Concord Coalition负责人Robert Bixby和曾任美国总审计长的David Walker。两人周游美国各地,让人们了解国家债务的潜在危险。这次旅途称为“唤醒财政之旅”。




15、片名:“雷曼兄弟最后的日子” (The Last Days Of Lehman Brothers) BBC作品 片长:59分钟

有中文译为“雷曼兄弟的末日”,私以为“末日”有歧义,这里不多解释。雷曼兄弟现在已然成为我楼下的大叔都可以掰活半天的人物,本片的灵感是2008年9月12日那个周末发生的真实故事。




16、片名: “崩溃之路”(The Crash Course) 讲述:Chris Martenson 片长:2小时30分钟

这其实是PPT演示。Chris Martenson在片中演示了对经济、能源和环境深入想法。他解释了经济崩溃的根本缘由以及怎样为在崩溃中更有韧性做准备。提供地址的视频只是第一章,全部视频点击The Crash Course




17、片名:“债务崩溃”(Debt Collapse) 讲述:Mike Maloney 片长:1小时30分

在这场演示中,Mike Maloney告诉我们金银是怎样身价倍增的。他已经出版了“富爸爸顾问指导投资金银”(Rich Dads Advisors Guide to investing in Gold and Silver)一书。




18、片名:“奥兹国的秘密”(The Secret of Oz) 导演:Bill Still 片长:1小时56分钟

Bill Still展示了全球经济注定螺旋下行的趋势,阻止这一趋势的唯一方法是我们宣布政府借款和部分准备金贷款是违法的。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图示伯南克公开课第三讲:美联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末日博士”鲁比尼:QE3促进经济谈何容易
美联储适合货币化的债务有哪些
“债券之王”Gundlach:今后30年大颠倒 做空苹果做多天然气 做空标普做多沪指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中国可凭两种增长轨迹延缓增长下滑

”石油死多“高盛变脸:油价未来数年将稳中有降

2012年10月21日 09:25   
文 / vickyjx

“石油死多头”高盛转变对油价的态度,他们预计,未来数年内,石油价格将会稳中有降。换句话说,2013年和2014年的石油价格将比目前价格略低,并在2016年滑至85美元/桶。



很明显,这对于石油巨头来说并不是好消息,过去数年来他们一直面临着上升的成本。

高盛表示:


在计入资本支出和红利后,我们预计全球油气产业需要原油价格达到115美元/桶才能实现自由现金流平衡(如下图所示),而四年之前还是84美元/桶。

我们认为,整个行业如今的支出水平是建立在一个高油价环境下。由于行业的支出已达到与115美元/桶的油价相适应的水平,在目前水平上要增加更多资本支出可能受到更多限制,除非油价进一步走高。

下图是全球主要石油项目的盈亏平衡价格。大图请点击这里



高盛表示:


上述对前360大项目的分析显示,石油行业在深水钻探领域和非传统石油或“页岩”的开发上非常成功,其盈亏平衡价格甚至都在90美元/桶以下。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伊朗削减对西班牙石油出口 高盛推荐买入WTI
高盛:石油可能迎来大抛售
高盛经济学家看空美国GDP的理由
高盛:油价对经济和投资的影响
高盛:各板块面对油价冲击的赢家与输家

外企高管:中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

2012年10月21日 11:25   
文 / xiaopi

Jacob Gronholt-Pedersen:

据在一家在中国从事页岩气钻探业务的外国企业的高管表示,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中国都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但低成本和高本地气价使得页岩气的开采非常有吸引力。

中国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十年将复制美国的经验大幅增加天然气产量。在美国,水利压裂技术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促成了天然气繁荣。

中国近期制定计划到2015年将年均生产65亿立方米页岩气,而今年这一数字还几乎是零。中国还计划到2020年将年产量快速增加至600-1000亿立方米。

然而,受限于相关技术和地质信息的匮乏,这些目标可能很难达到,Leyshon Resources的执行董事Paul Atherley如此对道琼斯说道。

“如果中国想要达到这些目标,他们就需要现在开始钻探。而此刻这并未发生。”

美国EIA最初的预估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甚至高于美国。

然而,Atherley表示这些页岩气的钻探经济性“非常有吸引力”。

在中国,钻探一个探井成本仅约150万美元,大约是美国Eagle Ford的1/3。

上个月宣布对20个页岩气点的招标是中国首次允许外资企业以小股东形式参与合资竞标。2011年6月的第一轮被限制在只有国有企业参与。

对这个可能全球最大的页岩气储量的开采前景已吸引了诸如BP、雪佛龙、道达尔和康菲等在内的国际石油巨头的兴趣。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萨科齐周四将与胡锦涛讨论欧洲救助议题 EFSF主管周五访华
中国对稀土市场的影响正在削弱
RBC:三大法宝助美国今后仍胜中国
具有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由来
图解中美实力对比

巴菲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12年10月21日 11:30   
文 / 歌珊

“今天是我的大日子,”沃伦·巴菲特(下称巴菲特)非常激动地说,“因为这是第44天,亦是最后一天接受放射治疗。”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9月15日,巴菲特在给旗下媒体行政高层的一次会议发言上,宣布自己将马上完成放射治疗。

巴菲特于2012年4月对外宣称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癌,他庆幸自己发现得早,因此不至于危及性命。尽管如此,外界始终担心他的健康状况,毕竟他已是82岁高龄了。

他26岁时开始创业,35岁即1965年时收购日后重要投资平台伯克希尔·哈撒韦(简称伯克希尔)公司,“股神”之旅拉开帷幕。如果彼时你花18美元买入了1股伯克希尔的股票,到2012年10月16日还持有的话,它的价格是13.4万美元,上涨了将近7500倍。

而同一时期,美国标普500指数只上涨了64倍。即便考虑通货膨胀,1965年的18美元相当于现在约130美元(贬值86%),如此算来,股价仍然上涨了一千余倍,也就是年均增长率超过2000%。

巴菲特99%的个人资产来自所持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在全球金融海啸的2008年,他以620亿美元(约43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他在2012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为440亿美元(约2800亿元人民币)。

他爱穿老式的西装,爱打蓝色或红色的领带,领口紧紧地卡着脖子,衣领总是蜷成卷儿。说起话来声音沙哑,咬字含混,说到一半常自顾自笑了,但语气间分明不容分辩。他在投资上非常保守,却又富有侵略性,在过去的一年中,他继续向人们展示了一副“令人难以琢磨”的形象。
保守的股票清单

巴菲特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滚着雪球,而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买卖清单依然沉闷。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文件,2012年上半年,伯克希尔两度增持IBM、富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媒体巨头维亚康姆公司以及自由媒体集团等。

这些公司大多是巴菲特几十年来持续偏好的蓝筹股——安全系数高、被低估、表现稳定。“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一家好公司,比用一个好的价格买一个一般的公司,要明智得多。”早在1989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就这样写道。他的这一信条贯穿他的整个投资生涯。

2012年上半年伯克希尔重仓购入的两只石油股——康菲公司的派生公司Phillips 66和最大油田设备制造商国民油井华高公司(National Oilwell Varco)是其麾下两名基金经理的手笔;他增持的美国肾透析公司DaVita和媒体公司DirecTV,也都是旗下基金经理的旧爱。

伯克希尔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全球资本的跟风炒作。譬如受巴菲特青睐DaVita的影响,国庆假期后的中国A股市场对宝莱特等“肾透析概念股”掀起一轮热炒。2012年10月17日,宝莱特开盘不久再度强势涨停,新一轮炒作开始了。

不过,在新生代投资者眼中,巴菲特多少带有“老古董”的气味。

比如,巴菲特重仓持有富国银行(持仓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可口可乐公司),理由仅仅是“模式最单纯”——跟那些经营波动性极大的投资银行业务、销售复杂衍生品的银行相比,富国银行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借贷、按揭及服务费,因此在这一轮经济衰退中最早复苏。且其扎根美国本土,并无直接暴露在欧债危机等海外金融风险中。

“如果我只能买一只银行股,那绝对是富国银行。”巴菲特说。

浸淫互联网浪潮,根据点击率、眼球效应和对遥远未来的预期,而不是公司挣钱的能力进行估值,似乎并不是“老古董”所擅长的,也超出了他的掌控。

有几年,他过得并不好。1998年6月至2000年2月,伯克希尔市值蒸发44%,而美国股市却整体上涨32%。美国《巴伦周刊》甚至刊出封面报道《巴菲特,你怎么了?》。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不少基金经理资产缩水七成,巴菲特却得以东山再起。

此外,2009年3月至今,标普500上涨80%,而同期伯克希尔只上涨44%。2009、2010两年,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增长率都跑输了大盘。

但他依然执著于自己的投资哲学。

2011年伯克希尔年报里收购标准一项中,巴菲特仍然利落地提及“简单的商业模式(如果有太多科技,我们将无法理解)”。

以至于巴菲特2011年突然于高位买入IBM公司市值107亿美元股票时,坊间一片哗然。

“我没能赶早买入IBM,但这家公司的年报我已经读了五十多年,直到2010年3月的一个星期六,我才感到柳暗花明。正如梭罗所说:要紧的不是你看到的,而是你看到了什么。”巴菲特在2011年致股东信中写道。

巴菲特唯一授权传记的作者Alice Schroeder则持有不同意见, “想想1980年代巴菲特买可口可乐公司引起的轰动,迫使当时不得不暂时停牌,”她说,“现在给人的印象是,巴菲特不再用他过去聪明的头脑投资,而是仅仅选择那些保守的大市值股票。”

“相比苹果和谷歌,买IBM犯错的机会会少很多,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巴菲特说他不会买入苹果和谷歌股票,“当然也不会做空”。

不过,即便与比尔·盖茨交情深厚,巴菲特也从未染指微软股票。
“绝不迷恋杠杆收益”

那个在一套3万多美元买的房子里住了50年、在基维特大厦八层租用办公室50多年,永远吃不惯一点中餐、日料,只巴望着汉堡薯条的人,是巴菲特。但那个突然豪掷千金买下一架私人飞机的,也是巴菲特。

保守,绝非巴菲特的全部。

1967年,巴菲特收购国民赔偿公司,不久又用国民赔偿公司的“浮存金”(也就是收来的保费)收购了家乡的奥马哈太阳报。

这就像一个流动金库。“我们的保险业务继续为无数其他业务提供没有成本的资本。这些钱不属于我们,但我们可将之用于投资。”巴菲特在2011年致股东信中写道,如果赔偿损失的金额少于保费,那这将是一笔“负成本”的融资。

据上述报告测算,伯克希尔用自己的净资产撬动了1.6倍于己的资本。36%的债务来自保险业务的浮存金,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根廉价的杠杆——借款成本仅为2.2%,比美国短期国债利率还低。此外,巴菲特还利用美国递延税政策,加速资产折旧,延迟纳税高达280亿美元,这相当于是一种免息贷款。

伯克希尔已控股10家保险公司。尽管不时会出现一些承保损失——比如2011年的日本地震、澳大利亚水灾,作为世界最大的两家再保险公司,伯克希尔旗下的通用再保险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都为当地的保险公司提供了保险,但伯克希尔已经连续9年获得了承销保险的利润,总额高达170亿美元。过去的9年,浮存金从41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创纪录的700亿美元。

“保险是我们的一个好业务。”巴菲特不吝赞美之词,“你应该知道,我不做股票推荐。但是,我有三个建议,可以帮助你们(指网站读者)真正的省钱。”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网站上写道,“我建议你们给这三家伯克希尔的子公司打电话:GEICO、波仙珠宝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内布拉斯加人寿保险公司。”

其中除了波仙珠宝,其余两家皆为保险公司。

而巴菲特四位可能的继任者中,有两位来自保险公司——GEICO的CEO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的总裁。

巴菲特长时间执著于自己的策略——用廉价的杠杆撬动低风险的股票。即便在艰难的时期,其他人转行或是破产,他都能安然度过。

一份来自美国AQR资本管理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公司承担单位风险的收益,为0.76——低于很多投资者的预期。一些基金经理声称,他们承担单位风险的收益为1,甚至能达到2。

这意味着,巴菲特也是一个风险爱好者,但如他给股东的信中所说的一样,“绝不迷恋杠杆收益”。

“他的秘诀是,在保守的同时,又富有侵略性。”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他。
寻找“大块头”

过去三十年,伯克希尔63%的资产投资于私人公司,剩下的才是上市公司股票。1980年代早期上市公司股票占公司资产逾八成,2000年起SEC要求伯克希尔公司按季度披露其所有美国公司股票持仓,于是巴菲特开始渐渐增加整体收购的比重;2011年公司资产中的私人公司投资比例超过80%。

伯克希尔公司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王国,出售的产品小至袜子和棒棒糖,大至楼宇和飞机。2011年,伯克希尔拥有近80家控股公司。也因为如此,美国经济正在发生什么,他比任何人都要敏感。

2012年7月,巴菲特前列腺癌治疗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一改往日对经济的乐观:伯克希尔东部铁路的煤运在下降,珠宝、家具的零售在下降,地毯的生意稍好些。伯克希尔旗下有全美最大的房屋建造商和第二大经纪商,砖的使用量和销售都在小范围抬头。

“最近两个月,美国的整体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是房地产业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抬头。我还是认为只有房屋销量好转了,经济才可能真正好转。”巴菲特说,“过去一年,欧洲除了希腊之外的大多数地方,没有出现大的衰退。但是在最近几个月,经济出现快速下滑。这是之前没有出现的。”

更长远看,巴菲特仍然看好美国经济,并继续保持对资源及新能源行业的一腔热爱。

2012年6月,旗下的公务机运营商NetJet公司斥资96亿美元分别向美国和加拿大飞机生产商购买425辆新飞机,并在中国珠海成立合资公司,意欲进军中国公务机市场。伯克希尔旗下的IMC公司还向美国矿业公司沃尔夫在韩国的钨业务投资7000万美元,过去几年,钨价已翻倍;10月,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又宣布收购两个风电场项目。

巴菲特同时在搜寻更大块头的猎物。2012年上半年,巴菲特曾不惜抛售希望持有的股票,渴望拿下一项高达220亿美元、规模仅次于2010年收购BNSF铁路公司的265亿元的收购计划,但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巴菲特投资的公司近来也麻烦不断——康菲溢油事件,沃尔玛深陷墨西哥贿赂门,强生频频产品召回,富国银行被美国政府指控按揭贷款欺诈,比亚迪被大力唱衰,而所有美国国内的报道都无一例外在比亚迪之前特意加上“巴菲特持有的”。

二季度,伯克希尔索性减持20%宝洁、25%卡夫、大约2/3强生股份。巴菲特说,因公司正遭受产品召回困扰,可能会出售更多的强生股份。另外还减持VISA,以及金融数据公司Verisk Analytics股份,以确保有200亿美元现金在手。

“如果今年没有合适的(猎物),明年可能会考虑超过300亿美元的收购。”巴菲特说。
小报大亨

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媒体集团,正在装下他这一年来在报纸行业大举扫货的战利品。

2011年底,巴菲特囊中还只有三份报纸——持股长达40年、占股23%的《华盛顿邮报》,1977年买入的《布法罗新闻报》以及2011年末才买入的《奥马哈世界先驱报》。

不到半年后,巴菲特又相继以1.42亿美元收购了Media General旗下63份报纸,并增持连锁报业Lee公司股份至20%。

2012年6月,巴菲特又宣称要买下得克萨斯Bryan-College Station Eagle,这家报纸有123年的历史,而发行量只有2万份。

这的确像一个怪诞行为——过去六年,即使算上数字版广告,报业的广告收入已经下跌一半。全球整个报纸行业的收入,甚至不抵Google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收入。

巴菲特是个狂热的报纸发烧友。他的父亲曾经是报纸编辑,母亲出身办报世家,而他自己的原始资本来自上学期间递送的50万份报纸。他曾经亲自提供线索给他收购的报纸《奥马哈太阳报》,而报道最终获得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直至今日,他仍坚持每天读五份报纸——《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以及《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为了在非洲旅行时能读到《华尔街日报》,他甚至不惜斥资让飞机空运。

“技术变革使报纸在很多关键领域丧失地位,比如国内新闻、国内体育、股票行情和就业信息。那就让它们去。我们的任务是主宰地方性的重要内容。”巴菲特在给出版商和编辑的信中写道,“你们要完全覆盖地区生活的每个方面,尤其是当地的体育赛事。如果你写的是读者他自己和他邻居的故事,没有人会终止阅读。”

“你们应该像过去一样对待公共政策的议题。我拥有强烈的政治观点,但是伯克希尔拥有报纸——而我并不拥有。”他继而写道,“我确保,我的继任者会继续遵循我在这封信里提到的‘不插手’原则。”

对很多人来说,这更像是个价值投资者失去理智的笑话。

“你真的要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去报道高中球赛,当他记完笔记发完照片,发现Facebook上已经满是球赛的照片和故事了?”有人调侃称。

“这种错误并不意味着伯克希尔一定会亏损。考虑到这些报纸是以跳楼价买到的,如果巴菲特收购的任何一家报纸在未来十年倒闭,巴菲特仍然可以从利息和报纸拥有的房地产上获利。”纽约大学教授Clay Shirky说。

这很像半个世纪多前,巴菲特从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这位颇有些悲观主义的“证券分析之父”曾于1932年在《福布斯》发表文章称,看待企业时更多考虑的是倒闭价值而非存活价值。大多数都按照公司已经倒闭,即关门并被清算时的价值来思考一只股票的价值。

不管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性的考虑,巴菲特显然自有打算。“我们会继续买下更多的地方媒体。”他青睐那些有很强社区意识、中小规模以及具有长久历史的社区报纸。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巴菲特收购两家加州大型风电场
经济学人:巴菲特成功秘诀新解
巴菲特的现金观:现金是一种看涨期权
步步推理:从巴菲特 宠物狗到中国增长
Dalio论黄金 QE3 中国 欧洲 全球经济

Gregor Macdonald:黄金、石油和美元的未来(之石油篇)

2012年10月21日 21:08   
文 / xiaopi

相关文章:Gregor Macdonald:黄金、石油和美元的未来(之黄金篇)
今年油价的大跌是由于针对石油的复杂金融化所导致的吗?或许不是

油价未沿价格趋势前进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石油是金融投机的目标。金融投机只会让价格在有限的期间内脱离其基本面支持的价格区间。此外,QE3是否会导致美国汽油价格飙升?恐怕也不会,因为量化宽松并不必然导致油价上升。相反,它给破损的经济带来了动力,缓解了去杠杆化带来的灾难性效应。QE压制了尾部风险,让有能力复苏的经济的特定部分可以持续前进。

推动油价的两大因素是:需求从经合组织成员国向非经合组织成员国转移以及增加供给的巨大成本。正如下文所解释的,全球石油市场出现的一个怪异的平衡将油价限制在一个价格区间内,这一区间下限由边际成本决定,而上限由总需求的缓慢增长决定。

石油的新定价模式

将均衡油价从此前的25美元拉升至100美元的结构性变化大部分在2002-2008期间发生。在此期间,随着成本和结构与此前石油资源完全不同的新石油资源出现,地缘政治的艰难现状及市场对其理解的彻底变化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中。这种新旧价格范式之间的错配起初出现在增量供给,而最终在2008年油价的超级飙升中彻底解决。

然而,待随后的全球衰退和金融危机尘埃落定,油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价格区间,即90美元-110美元。在这个区间内,来自新型资源的供给和发展中国家的低弹性需求的持续共同促成了一定程度的价格稳定。超过90美元的油价足以引发新的供给,生产水平因而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稳定。而这一价格水平基本上也平衡了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的持续下滑,这抵消了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消费的持续上升。

如果油价不会跌很多是由于边际供应的成本以及基本上平坦的全球生产曲线,而油价不会涨很多是受到疲软的西方经济体所限,那么何种因素会导致油价变动超出当前的价格区间呢?

那些不理解过去十年油价变化的人们仍然坚持过时的观点,认为油价最终将回到2002年的水平。他们相信全新的石油供给将开始大量出现,价格因而将回到此前十年的低价水平。许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相信市场操纵和通胀造成了高油价,一旦如QE这样的再通涨措施结束后,油价将失去投机推动力。

可以确定的是,油价短期内大幅上升的可能性看来很小。西方的汽车业在全面衰退,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天然气和煤炭而非石油来支撑起下一轮增长。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之前,2007-08这种级别的油价飙升不太可能出现。

油价当前的价格区间

QE本身并不会拉升油价。如果全球经济处于“正常状态”,那么QE的效果无疑会更多直接影响油价。(如果经济很正常也不会有QE)。但全球经济,尤其是西方经济体,自金融危机以来就已脱离常态。因此,在当前极端,QE更多是一个心理因素,其结构性影响很小。QE的作用更多在于触发经济活动,避免经济体从当前的滞胀水平进一步滑落。因此,QE在一个去杠杆化的时期内并不会增加油价。QE让全球经济可以赖以“续命”,让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继续各自的下滑和上升,结果就形成了石油供需的某种停滞。

油价已在90美元附近徘徊将近2年。技术分析或许会称这一过程为对此前新的定价阶段的确认,在这种观点大体上很可能是正确的。每日电讯的Ambrose Evans-Pritchard写过一篇文章称油价可能在经济困难时期“走高”。

事实上,对油价的上升压力大部分被可能压低油价的因素所抵消。但这一切都发生在当前这个新的、更高的油价水平之上。

让我们先看一下其中两个因素。首先是OPEC的闲置产能:


很明显,如果OPEC增加产量,那么其闲置产能就会下滑。这就是自2009年经济疲软复苏开始以来的情况。尽管数年来OPEC的产量大体上维持在31-33百万桶/天的区间,但OPEC国家的闲置产能已经连续三年下滑,在2012年仍然低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

当闲置产能下降时,油价总是会上升,因为闲置产能的减少意味着总体供给情况更加“紧张”。下面是OPEC产量


OPEC产量在2011年初的上升产生了诡异的效果:是的,更多的原油供给进入市场,但闲置产能同样减少了相同的规模。同时,非经合组织原油生产国没有多余的闲置产能。

因此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有效率的价格形成机制:OPEC的闲置产能,无论是被使用还是保留着,大部分时间里都已反映在价格上(OPEC闲置产能唯一的变数是伊拉克)。

2009年后新增的OPEC产量与非OPEC国家维持或小幅增加产量(尤其来自美国)可能让价格免于上涨。然而,这些新增产量不足以有效的降低价格。事实上,在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需求上涨与发达国家需求滑落平衡的世界里,这些新增的全球供给仅足以抑制价格上升。

下面是非OPEC国家的产量


近期美国原油产量的复苏持续成为关注热点,但正如我们所见,近三年非OPEC国家的平均产量仅比2004年的高点高出1个百分点。现状是非OPEC国家的石油生产分布非常不均。许多非OPEC国家长期以来一直给出增加产量的承诺,但最终都让人失望。巴西正是如此,其石油产量增加停止。同时,加拿大自上一个十年以来产能增速一直落后于预计的增速至少4-5年。而如墨西哥和北海地区这样的非OPEC国家产量出现下滑。

边际价格的现实情况

石油市场如今理解了,一旦油价跌至90美元下方,许多大型综合石油公司就会从公开市场上购买石油来炼制而非投入资本从地下开采石油。边际成本意味着价格必须高于90美元才会让资金愿意投入增加原油供给。此外,这些新增供给进入市场的速度非常缓慢。

更广泛的看,大部分人仍然没有理解,如今的石油巨头公司大多是油价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美孚、壳牌和康菲一直在将业务重心转向天然气,因为这些企业在过去十年里未能找到新的石油供给来取代现有的产能。新的石油资源如今大多由中小型石油企业进行开发,这些企业更加灵活,也更适应新型石油供给的特性。曾经的全球石油供给图景是大型企业从有限的大型油田开采出大量的原油。如今这一图景如今已分化成上百万的小型油田,专家们在这些偏远油田上开挖成本高昂、难以开采的石油。

经济增长如今已不再仅由原油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自2008年来疲软反弹,这些国家依靠天然气、煤炭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来支撑经济增长。同时,在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仍然一直在增长,但这些国家更依赖煤炭消费。

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新QE措施对油价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来自经合组织国家的QE和其他再通涨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更多的流向了非经合组织国家,刺激或支撑了这些国家的高增长。这也刺激了这些国家的能源消费。这些增长中许多事实上并不依赖于全球贸易的兴旺。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中的核心支撑要素来自于人口增长以及尚未完成的工业化进程。

全球贸易的减少和欧美对亚洲产品消费的下滑是否意味着非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将放缓?当然,我们已经看到这种趋势,反映在了全球铁矿石和冶炼用煤价格的疲软上。但这不会影响发展中国家的50亿人口对石油的稳定需求。即使在增长最缓慢的情形下,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仍然年均增长4-5%。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前两轮QE经验显示油价接近短期低点?
油价为何在QE3后不升反跌?
开放式QE3市场反应:商品创5个月新高 石油和铜4个月新高 黄金近7个月新高
抛储与QE3:美国能源部“联手”美联储?

中国对稀土市场的影响正在削弱

2012年10月21日 00:59   
文 / vickyjx

华盛顿邮报消息,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稀土市场颇不宁静。

稀土金属对于很多电子产品(包括从荧光灯到iPod耳机再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非常重要。中国提供了全球95%的稀土金属供给。所以当中国在2010年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并声称要实行贸易保护的时候,全球稀土价格应声上涨。

而现在稀土危机正在缓解。如下图所示,在2010年的暴涨之后,各种稀土金属的价格已经开始快速下跌。(列出黄金和银是为说明并不存在大宗商品整体的价格下跌。)

所以事实上这两年发生了什么?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尽管名为“稀土”,但稀土金属其实并没有那么稀有。在20世纪的一段时期,巴西、印度、美国和南非都是主要的稀土产出国。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经大幅提高产出,从而将竞争者逐出了市场。

在2010年,中国决定要将出口配额削减40%。这使得稀土价格升高,其他国家不得不自己产出稀土。比如,Molycorp就在重新开始扩建自己的稀土金属矿。

事实上,由于日本与中国产生领土纷争的时候中国都会限制对日本的出口,所以日本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开始减少对稀土的依赖。松下已经开发出一项从旧的电子设备中回收钕的技术。本田也在二手汽车电池中回收稀土。为了减少稀土消耗,硬盘磁头生产商TDK Corp从原来在发动机内部喷射镝改成了在发动机外部。日本对稀土的需求已经从2010年的31000吨减少到了2011年的23000吨。

即使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但是它对全球稀土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大幅减弱。市场在两年时间里就已做出了自己的调整。而现在中国也在改变策略,宣布要增加出口配额。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中国2005年以来首次提高稀土出口配额
中国调整稀土贸易角色 2014年或成进口国
欧盟要求WTO成立专家组 调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工信部、稀土办负责人回应稀土疑问:未干预市场价格 中国承担90%以上市场供应
美日欧联合上诉WTO 三部委回应中国稀土诉讼

Saturday, October 20, 2012

全球糖产能持续过剩,十年不遇

2012年10月20日 04:21   
文 / vickyjx

彭博资讯报道:糖输出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糖出口增加、而全球进口收缩至2008年以来新低。全球糖产出过剩现象因此即将进入第三年,这是十年多来持续最久的一次。

国际糖业组织估算,从10月1日起接下来的一年内,糖产出将会超过需求590万公吨,这比美国半年的总消费量还多。包括库存在内的全球糖供给将会达到历史最高。根据彭博资讯对交易员和分析师的调查,纽约交易的糖原料期货将可能在今年年底下跌11%至每磅18美分。

由于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增加了作物种植,期货市场在2011年2月达到30年来最高点(36.08美分)之后已经降了44%。联合国表示,在过去三个月里由于干旱和热浪导致美国和欧洲的小麦、玉米和大豆上涨7.7%;而糖期货价格的下降缓解了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更低的价格将会帮助包括雀巢在内的食品公司削减成本;雀巢去年在糖原料上支出了约15亿瑞士法郎(约16亿美元)。

从事糖产品交易业务达30年的瑞士研究公司Kingsman SA的CEO Jonathan Kingsman表示,供大于求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由于需求疲软,大多数糖产品将只能存在仓库中,糖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继2011年下跌27%之后,ICE糖期货价格今年延续跌势,下跌13%至20.17美分。美国银行数据显示,标普GSCI农产品指数今年上升10%, MSCI全球证券指数上涨12%,国债回报率为2.2%。

根据ISO的数据,需求将会增加1.9%至1.715亿吨,产出将会上涨2.3%至1.774亿吨。在过去的4年里,产出增加了19%, 消费增加了6%。包括库存在内的供给将会增长3.7%至历史最高水平(2亿4千万吨),而进口会收缩6.5%。

ISO估算,最大的糖生产国巴西本季将生产3810万吨糖,同比增加11%。尽管俄罗斯产量维持在540万吨基本不变,但仍比两年前上升53%。

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在糖期货上的多仓数量自三月以来已减少48%。

全球第三大糖出口国澳大利亚在7月起的一年内糖产量预计将达450万吨糖。干旱炎热的天气促进了甘蔗的生长。

由于雨水充沛,巴基斯坦本季可能会出口100万吨糖。而自今年1月份以来,这一销售量只有13万7千吨。

澳洲国民银行的农业商务经济学家Michael Creed亦表示,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糖类库存将会大量增加。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新兴市场能够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澳元失宠 加元新西兰元得宠?
泡沫家族的希望之星:稀土泡沫
商品交易商正演变成具有“系统性重要”的机构
美国期货监管交易委员会重罚顺生投资

Friday, October 19, 2012

全球原油贸易的历史性变革

2012年10月19日 14:39   
文 / xiaopi

FT:墨西哥、尼日利亚、沙特、英国、委内瑞拉:这是停靠在德州的Corpus Christi港口油轮的发出国家,曾经这份名单代表着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这份名单如今已经在缩小。而由于附近Eagle Ford页岩区域出产的数百万桶原油,自1940年代以来首次,这个港口开始处理出口的原油运输。

港口执行董事Frank Brogan说道:“这真让人难以置信。进口原油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是我们最重要的货物。”

Corpus Christi正处在全球原油贸易图景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中心。随着北美原油产量反弹,原油进口和出口的模式正在变化。IEA预测全球原油贸易到2017年将出现下降,一改多年来的稳定增长趋势。

IEA执行董事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全球石油版图在未来五年将重新划定。”

IEA预计,到2017年,世界不同区域间的原油贸易将达到3290万桶/日,比去年少160万桶/日。这种下跌的情况可能给各国的贸易账户平衡及能源行业产生影响。

新的原油图景还将改变不同石油品种之间的价格关系,迫使包括瑞士维多(Vitol)、嘉能可、托克(Trafigura)、贡沃尔(Gunvor)以及摩科瑞(Mercuria)在内的能源贸易商以及BP、壳牌和道达尔的石油贸易部门重新思考商业模式。这将打击包括Frontline和OSG在内的超级油轮企业的船只需求。

这场改变的核心在于北美,随着加拿大和美国产量的增加,北美的石油炼厂将削减高达260万桶/天的进口量,相当于科威特的当前产量。

不同原油品种的进口变化不同,美国炼厂可能会减少对海外的优质轻质低硫原油的需求。美国今年从尼日利亚的进口已经减半,而后者提供的正是这种原油。

道达尔石油贸易公司的主管Thomas Waymel说道:“我们认为轻质低硫原油的进口需求将稳定保持每年下降40万桶/天的水平。因此,到2014年,其进口量将非常非常低。”

随着本土产量的提升,美国大西洋沿岸的炼厂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替代外国原油。美国本土产量大幅提升已经压低了WTI相对于其他基准的价格。

全球石油图景的另一个大变化是中东原油出口量在未来五年预计将减少。IEA认为该区域到2017年的出口将比去年减少约190万桶/天。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该区域将在本地加工更多的原油。在沙特,国有企业 Saudi Aramco已经于道达尔以及中石化合作修建了2个40万桶/天的炼厂。这两个炼厂将处理几乎所有的Manifa油田的原油产量。其次,叙利亚、也门及阿曼石油产量将降低。

总体看,相较去年,工业化国家的石油进口将在未来5年减少430万桶/天。同时,发展中国家到2017年将增加270万桶/天的购买量。但随着美国和中东炼厂在本土加工原油并出口,伴随着原油贸易的收缩,燃料贸易将增加。

构成全球石油贸易骨架的石油贸易商同样需要改变。

比如,BP在两年前重组了贸易部门的架构以应对这一变化。在宣布重组决定时,CEO Paul Reed在致员工的邮件中写到BP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成熟市场,对于新兴消费市场“接触相对较少”。

托克也增加了在亚洲的投资。今年托克宣布已斥资1.3亿美元购买了印度南部一炼厂24%的股份,还宣布将投资1.2亿美元建设油库。

其他欧诺公司在美国扩大以从美国国内更多的原油运输中获利。

前维多石油交易员Andy Lipow说道:“只要石油还在全球不同区域间流动,贸易商们就有钱可赚。这只不过是流动的方向变化了而已。”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美页岩油产量大增 墨西哥湾原油溢价跌至24年最低
释放战略石储:产生了抗药性的又一个QE3?
白宫研究释放石油储备-路透
OPEC维持每日3000万桶原油产量不变 WTI油价收涨1.6%
伯南克抵消中国央行降息 黄金大跌3% 跌破1600大关 布伦特油价跌破100大关

图解中美实力对比

2012年10月19日 13:56   
文 / Roc

要回答,中国和美国谁更强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在问现在的情况,还是50年后、100年后的情况呢?近日,Master of Finance网站刊文比较中美实力。文章从经济、公民自由、人口结构、军事实力和教育,5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最终,美国以3:2获胜。但50年后的情况会是如何呢?只有时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瑞信全球财富报告:欧洲连累全球四年来财富首缩水 五年内中国超日赶美
瑞信:2017年中国或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
法拉利一族的困扰:输了危机 赢了世界又如何
惠誉下调全球经济展望 “财政悬崖”是短期内全球经济最大单一威胁
欧元区危机重新袭来:西班牙股市暴跌4% 国债收益率大涨突破6%

澳元失宠 加元新西兰元得宠?

2012年10月18日 11:46   
文 / 莫西干

WSJ: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正在外汇市场创造一个新的层次。


澳元一度因为澳大利亚大量出口铁矿石和煤炭到中国而受到市场追捧,而现在一些投资者 已经对其失去了兴趣。他们开始转向加元和新西兰元,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但这两种货币仍然能从它们出口产品的稳定需求中获益。

这是过去几年里外汇市场的重要趋势变化。过去投资者涌向澳元,因为受到澳大利亚强劲的经济和高利率吸引。但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打击了澳大利亚的经济,使得澳大利亚央行今年连降三次利率。

富国银行外汇策略主管Nick Bennenbroek表示:“过去,澳元是大宗商品货币的最佳选择,因为所有因素都对澳元有利:高利率,强劲的中国经济和稳健的澳大利亚经济。现在这些过去的积极因素看起来已经没有这么积极了。”

在期货市场,交易员在加元上的多单比澳元上的多了一倍多,根据监管者的数据,这个趋势是在今年8月开始扭转的。

英国外汇基金C-View首席投资官Paul Chappell是买入新西兰元卖出澳元的一分子,部分因为新西兰的经济没有像澳大利亚那样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对澳大利亚出口需求的下滑,进而减少了资本流入,冲击了澳元。

根据政府的数据,中国占澳大利亚总出口额的27%,而只占新西兰总出口额的14%。

新西兰是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日本和美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至今,乳制品的价格下跌了4%,而同期,铁矿石的价格下跌了18%。Chappell表示:“新西兰的贸易伙伴更为分散,这使得新西兰元没有其它货币那样脆弱。”

和新西兰一样,加拿大也是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其出口的商品是原油,而中国并不是其原油的最大买家。今年,油价下跌了超过5%。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是全球紧缩的早期现象,那么加拿大和新西兰也不会幸免。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0.3%至3.6%。同时,新西兰元的交易量要低于美元和澳元,这意味着如果市场趋势扭转,投资者将更难退出新西兰元的头寸。

德银纽约G10外汇策略全球主管Alan Ruskin表示:“如果新西兰的经济变坏,新西兰元将变得被高估,那么新西兰元缺乏流动性和市场狭小将变成大问题。”

新泽西Sica财富管理公司主席Jeffrey Sica仍然坚持买入澳元,尽管澳大利亚央行10月刚降息,但他认为澳元的利率仍然吸引,同时未来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也变小了。“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明显澳大利亚不会通过货币贬值来应对,因为他们更为关心国内的通胀问题。”他还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减速,但仍大幅好于世界其它国家。

低利率使得投资者失去了回归澳元的动力。一些投资者过去把澳元作为利差交易的一部分——借入低利率的货币买入高利率的货币。然而,澳大利亚银行把利率从一年前的4.75%下调到3.25%。而同期,新西兰一直维持2.5%的利率不变,而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期加拿大央行会上调现在1%的利率。

私人投资公司Optimal投资经理Wojtek Zarzycki认为,加拿大是美国经济的最好代理,美国经济正在加速复苏,同时澳元正在模仿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财长表示将结束财政扩张政策
澳元强势背后的原因
德意志银行警告澳大利亚衰退风险
澳元汇率与大宗商品相关性减弱
投资者的新避险天堂:挪威、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相信奥巴马连任?买商品!

2012年10月18日 17:07   
文 / Roc

ZH:研究奥巴马连任的概率与多项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发现,相关关系最大的不是标普500指数,而是路透CRB指数。也就是说,如果你相信奥巴马能连任,就去买商品,而不是买股票。

蓝线为Intrade网站上奥巴马连任的概率,红线为各项市场指标。




(编者注:Intrade Odds Obama vs. Romney,是指参与Intrade网站下注的人中,有多少人押注“奥巴马连任”,截至2012年10月17日,该指数为65%,即有65%的人押注奥巴马连任)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罗姆尼在首场总统辩论中占上风
为揽资金,美国市长拒绝“抨击中国说”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世界能源产业
高盛、GE等巨头不再支持奥巴马
奥巴马与华尔街渐行渐远 筹集竞选经费输给对手罗姆尼

Gregor Macdonald:黄金、石油和美元的未来(之黄金篇)

2012年10月18日 16:48   
文 / xiaopi
相关文章:低利率时代的市场
石油市场乱象
LME库存疑云续:“锡金侠”将现?
金融圣经第X章:商品!商品!
谁在操控铝价四:Rusal反戈背后的盘算
谁在操控铝价三:融资交易何时了?
谁在操控铝价二:投行改变了行业经营模式
谁在操控铝价一:LME库存规则缺陷
石油与铜的库存黑箱
铜价:金融需求 VS 实体需求

Gregor Macdonald: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对于股市空头来说,最大的挫折来自于再通胀政策消灭了去杠杆化带来的下行风险。是的,2009年将标普500指数从深渊带出的最初一波温和反弹或许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触底的市场总能够形成某种形式的反弹。但这一反弹趋势在整个2010年延续,随后是2011年,直到如今的2012年,这对于空头是痛苦而恼人的。

事实上,正是市场在2008年以来的走势导致对冲基金的持续低迷表现。近期的数据显示,直到9月中旬,高达90%的对冲基金表现不如标普500指数。

情绪指数显示,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忧早在2005年就成为了对冲基金的主流看法。当然,比此更早的是第一波再通涨政策浪潮,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出现的政策动向的作用仅仅是造成了房地产泡沫。而2007-08的债务泡沫破裂一定程度上是空头的胜利,但在2009年噩梦重临。随着救助性的货币政策再度推高金融资产价格,即使连欧债危机都不足以拉低全球股市。

美联储今年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向第三轮大规模再通胀计划(QE3 )靠拢,对于美联储,一个比较聪明的策略就是让其他国家先采取行动。欧洲在接近12个月的时间里试遍了各种干预工具,而美联储不仅一直按兵不动,而且还看着其他的政策解决方案逐一浮出水面(比如名义GDP目标),这也加大了实施救助的压力。自去年8月以来的每个月,美联储一直在重申一旦经济数据未能改善将采取行动。

这让许多观察者莫名,考虑到经济数据,尤其是就业数据,事实上从未改善。当然,也有许多怀疑者相信美联储不会在大选前采取行动。

伯南克或许不是个象棋高手,但他绝对理解象棋的理念。随着最新一轮全球再通涨政策浪潮接近终局,伯南克来得最晚,却收获最多。

这给了美联储的政策一些意外的因素,新的政策仍然被市场所消化。不同的研究机构一直在计算QE3的规模,高盛最近预计QE3规模在1.2万亿欧元至2万亿欧元。此外,其他美联储委员在公开评价中都延续了美联储在宣布QE3声明中的极端鸽派立场。尤其是Narayana Kocherlakota,他坚称一定要解决失业率问题。

然而,如今,在QE3宣布后仅仅一个月,全球市场的情绪已经遭受打击。市场感觉最新一轮的QE注定将失败。

因此,让我们看看三个关键的市场:黄金、石油和美元对QE3的反应。

黄金篇

今年夏天我们目睹了一场乏味、政治化的关于重建金本位的讨论。但金本位的观念无疑已经过时了。为何?理由很简单:在过去十年里,黄金已在增长乏力的经济和政府的积极干预措施之间扮演一个平衡的角色,即黄金在“零增长时代”下的新角色。

在这个问题上,克鲁格曼在去年对此做了非常棒的点评

Hotelling模型

关于资本是如何在自然资源和金融世界之间迁移的问题,许多思考者都研究过这个问题,而最具说服力之一就是Harold Hotelling1931年写于政治经济学杂志的文章。Hotelling提出,一个理性的资源生产商只有在资本收入的投资机会超过仅将资源留在地下升值时才会愿意采掘和出售这些资源。因此,基于Hotelling的理论,如何理解自2000年以来的黄金生产情况呢?当黄金价格自250美元/盎司一路升至1000美元/盎司但产量反而下降时,这是否反映了地缘政治和成本的限制?亦或是全球黄金生产商联手放缓黄金开采量?说到底,当价格在不断上升时,为何要急于开采呢?


这是从黄金生产商的角度理解,而克鲁格曼则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金价:

克鲁格曼:那么到底什么决定了金价呢?Hotelling的理论是人们愿意持有不可再生资源,因为他们将获取升值受益。这意味着,扣除储藏成本,真实价格必须以等同于真实利率的速率升值,因此价格曲线应该如下所示:


现在需要问这么一个问题:“近期发生了什么变化会影响这种均衡?”答案很明显,真实利率大幅下跌,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投资收益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抑制。


那么更低的利率会对Hotelling曲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答案是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只需要更少的价格升值预期就能让投资者愿意持有黄金。


这就是黄金的“真实”故事,黄金价格的上涨是由于其他投资回报率的下跌;重复一遍,黄金的上涨并非是通胀预期所致。金价飙升并非标志着严重通胀即将来临,事实上是一个持续低迷的经济导致的流动性陷阱的结果,这个经济体面临着日本式通缩的威胁,而非魏玛式通胀。

尽管黄金一度成为恶性通胀的对冲方式,但我认为克鲁格曼将金价与其他投资机会的缺失联系在一起是非常正确的。我仍然认为黯淡的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而非“印钱”导致的通胀是金价在过去十年里的主要驱动力。金价的表现因此超越了几乎所有其他资产,尤其是股市和楼市。

尽管许多市场参与者继续将黄金视为对未来通胀风险的看涨期权,但QE3的启动更多是确认了西方经济体拉动增长的失败。正是这个原因,在未来一年里,黄金将比其他工业金属对再通涨政策更加敏感。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近期10大投行金价预测汇总:2013年底预测中值为1900美元/盎司
贱卖瑞士央行1300吨黄金的人
澳大利亚央行意外降息 欧洲股市开盘小幅下跌
伊朗货币一日内暴跌20%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欧美股市走高 黄金创2012年新高

LME Week:明年铜价下跌,但不会崩盘

2012年10月18日 17:19   
文 / Roc

铜交易员与矿业公司高管的共识认为,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走势并不明朗,明年铜价可能出现下降,但降幅有限,不会出现崩盘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供给仍然较为紧张。

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周(LME Week)”(全球最大的金属行业聚会)的讨论中,与会者均认为,铜价下跌的风险主要来自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上:中国的权力交接,美国大选与财政悬崖和欧债危机。

MMG公司CEO Andrew Michelmore在电视采访中对FT说:“每个人都在等着美国大选和中国政府换届的结果。”

世界最大铜矿企业Codelco公司CEO Thomas Keller则委婉地表示,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导致铜价下跌,但不会大幅下跌。

铜价向来被看做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以来铜价平均不到8000美元/吨,为近期的低点,但近年来一直是在历史高位运行。

多数交易商认为明年的均价会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前景不明,以及铜产量有所增加。交易商预测,明年的均价约为7000-8000美元/吨,且铜的表现要优于其他金属。

Noble集团金属部门主管Mark Hansen预测明年铜的均价约为7200美元/吨,并称“铜产量毫无疑问在上升”。

但尽管产量在上升,库存水平仍然较低,并且很多交易商和矿业公司高管均认为,明年铜的产量将再次低于承诺的产量。

Antofagasta公司CEO Diego Hernández说,短期内铜价将有一些波动,但供需仍然十分紧张。

铜矿企业签署的供货合约也显示出谨慎的情绪。Codelco和欧洲最大的炼铜企业Aurubis,明年给欧洲客户的供货量比今年略有减少。但铜交易商称,欧洲客户已对订单量略有加大。

与此同时,铜矿冶炼企业也希望收取更高的冶炼费用,此举进一步说明铜供应量的逐步提高。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2

石油市场乱象


2012年10月17日 11:12    
文 / 莫西干
Soberlook:美国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上升。根据IEA最新的数据,今年9月出现下滑后,最近的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蓝色虚线为2010-11每月产量,黄线为2011-12每月产量)
这使得美国原油库存处于5年来的高位。原油在美国供应稳定。
但美国原油供应强劲并未导致消费者能源消费成本下滑。美国的汽油库存仍处于低位,使得汽油的零售价格还在上涨。
蒸馏油(飞机燃料,燃料油等)库存也处于低位——低于过去5年的库存水平。
原油和石油提炼产品供应的不平衡令它们之间的价差不断放大,使得美国炼油厂赚了大钱。但这对于缺钱的美国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实际上,美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燃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过去已经讨论过美国西岸汽油价格大涨的问题。而现在,美国东北地区燃料油供应的紧缺可能会在冬季带来严重的问题。下图为美国东北地区蒸馏油库存历史记录:
虽然美国的蒸馏油产量很高,但全球蒸馏油供求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令市场失去建立库存动力的价格结构。最近几周,蒸馏油的现货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几个月后的期货价格。下图显示了美国蒸馏油的出口变化。
以下是来自Izabella Kaminska的分析总结。
来自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的原油市场月报:
原油市场的悖论在于,虽然欧美市场的石油产品需求不冷不热,但美国的石油产品库存下滑比正常的快,同时欧洲炼油厂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美国遭受飓风袭击和一连串炼油厂的故障(特别是西岸)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本质原因是,在欧美地区,出口已经成为炼油活动的主要动力和利润来源,出口的部分不仅限于过剩的产品(过去只出口过剩的)。也就是说,虽然欧洲本地的需求下滑,但汽油产业已经出现快速复苏。
简而言之,欢迎西方石油产品生产引入just-in-time(JIT)管理模式——这是盛行于日本制造业的一种库存管理系统,集中限制浪费。
维基百科关于JIT的解释是:
JIT管理模式中隐含了购入原材料价格稳定的假设,进而避免了在原材料价格高企时提前买入的必要。当然,如果预期原材料价格会上涨,囤积库存是更为明智的。
这种能吸收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体系正在改变石油产业链——使得炼油厂可以有效地零库存运行,这样就有可能拿到最好的价格。
来自IEA报告的更多内容:
欧洲炼油厂能维持这么高的毛利率多长时间还不清楚。虽然只有零星的关注,但市场信号仍可能会有效,供求终会平衡,尽管以一种全新的并一直变化的方式。在高速全球化的产品市场里,季度性的产品库存是否足够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判断了。同时,基于中期石油市场报告(MTOMR)中预期变化的判断方式也只是刚刚开始。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
最近市场的发展——普遍关注石油市场报告(OMR),已经变得很寻常了。库存变动和炼油活动的季度性规律已经遭受嘲弄。燃料油期货出现现货溢价曲线,压制了北半球市场参与者建立库存的动力——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传统建立库存的时候。油价大体上仍处于牛市,同时,北美部分地区的石油产品零售价格大涨,已经接近历史高位,但初始数据显示OECD国家上月正在反季节性地建立原油库存。在欧洲,炼油厂因为受益于快速反弹的炼油毛利率,已经延后了季节性维护。虽然欧洲的炼油能力比去年下降,但仍提炼了远比去年多的原油。
我们过去已经多次提及商品库存的问题,石油市场的乱象应该不会令大家惊讶。
正如我们以前解释的,负利率对囤积商品的机会成本有奇怪的影响,因为这需要比寻常更为陡峭的现货溢价曲线才能推动供应端去库存化。
而在产业链的中游,情况就相反了。库存变成了一种负担——所以JIT库存体系已经变成它们每天生活的重要部分。
最后会怎么样呢?至少等到供应端减产来平衡供应,市场生产出来的原油和金属直接进入到融资库存,这个过程避免了中游企业必须承担存货的风险,同时能吸收商品市场潜在冲击对价格的影响。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泡沫家族的希望之星:稀土泡沫

2012年10月16日 11:05   
文 / 若离

近几十年,“泡沫”成为我们刮目相看的一个词,这都要“感谢”金融泡沫的突出表现。
以美国房产为首的房产泡沫还唯恐大家忽视它的存在,四年前狠狠地“显摆”了一下。

泡沫看来已经不可避免,大部分主要类别的资产都会定期出现泡沫。下图可以看到90年代末大家熟悉的科技泡沫。



尽管大家都有了这样的认识,但还是很少有人会把泡沫和稀土联系起来。稀土可以用来制造各类设备,不论是LED灯还是智能手机、发动机都少不了它。

而作为生产稀土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上受到的众多批评之一就是限制稀土出口,引起稀土价格上涨。对这样的指责,下图可以展示中国的一种回应:限制出口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




更重要的是,这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稀土短缺的印象,不论是否出于投机心理,都会习惯性地产生储备持有的想法。

于是,泡沫家族就迎来了新的明星。按照商品市场老戏码的剧情,稀土泡沫的膨胀几乎会和收缩的程度一样剧烈。

路透记者Scott Barber称,

因价格高涨,新的开采项目就成为首要问题。今年底以前一些这类项目可能就要启动,包括美国稀土采矿商Molycorp扩大加州业务。

中国到目前为止仍是全球最大的这类物资生产国,但其他地区的新增供应量已经在需求几乎未改变的形势下冲击着市场。中国自身也会改变自己的步调,已经宣布会提高出口配额。

这样一来,我们再对比一下稀土和金银的价格波动就会对稀土泡沫有更直观的印象了。不用提示其实也能看到,最底下的红色与紫色就是金银的价格



如图所示,价格下跌还在持续。而许多国家和企业只是盘算着怎么减少对稀土的依赖性。比如镝这种金属,它可以在高温下保持磁性。日本现在尤其面临这样的压力,原因我们当然都知道,因为和中国关系紧张会减少日本的稀土进口量。

今年9月25日,日本朝日新闻对此就有如下报道

发动机用磁铁供应商TDK公司已开发出一种无需将整个磁体与镝混合的磁铁。镝只需要涂在它的表面即可。这能减少一半的镝耗用量。该公司计划10月开始生产这类汽车用磁铁。

报道还称,今年2月,松下公司引进了从另一种稀土元素钕中提取磁铁的设备,将在回收利用空调压缩机和发动机等产品的过程中生产钕。

而汽车制造巨头本田公司计划,在今年底以前开始从油电混合车的镍氢电池中提取稀土。本田的经销商将收集那些废弃不用的油电混合车里的镍氢电池。日本重化学工业公司则会拆下这些电池,提取稀土。然后本田将它们用在新生产的油电混合车上。

照这样的稀土供需趋势看,稀土泡沫应该有望成为泡沫家族的希望之星。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中日领土争端致日系车巨头计划在华产量减半 日本四季度增长将收缩
朝鲜自然矿藏价值超6万亿美元 蕴含大量稀土 拟与韩国合资稀土开发
欧洲面临失去的十年?
中国对稀土供应的绝对控制或将终结
美日欧联合上诉WTO 三部委回应中国稀土诉讼

谁动了美元的奶酪

2012年10月15日 18:24   
文 / 莫西干

FTav:首先解释一下下图,一般认为,当市场由避险情绪主导,做多美元是最好的策略。而下图反映的是标普一周表现(横坐标越向右表示标普一周内下跌幅度越大)和G10国家货币的表现(这周内各货币汇率上涨的几率)之间的统计规律。



这个图显示:在市场表现萎靡的时候,美元明显是得到支持的,但同期日元,欧元和瑞士法郎的表现使美元逊色。来自汇丰的说法:


的确,在股市下跌时,美元汇率上涨比下跌的情况多,但是,瑞士法郎和日元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比美元靠谱得多。比如说,美元作为避险天堂上涨的概率超过60%需要标普指数一周内下跌超过4%,同时,相同概率门槛下,瑞士法郎的要求是-0.5%(标普指数表现),日元是-1.75%.

(澳元,加元和新西兰元占据着统计谱线相反的一端并不令人惊讶,但欧元和英镑在统计谱线的上方就有点奇怪了——虽然,可以说,英镑在最近欧债危机深化的情况下表现仍然良好,而汇丰的统计数据从1990年开始,并用德国马克的表现填补欧元引入前的数据,所以可能对欧元的读数形成偏差。)

汇丰一般的risk-on/risk-off图表都把美元列入较强的避险类别。上图也没有完全粉碎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观点,实际上美元还是合理地与标普指数负相关的。然而,risk-off时的整体走势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上图显示的是1990年以后各货币的校正表现。而下图描绘了不同时期美元的表现。

(1997-1999 亚洲和俄罗斯危机;2000-2002 科网股危机;2010.12-2011.9 阿拉伯之春;2008-2012 金融危机)



在最近危机中美元表现都很好...但美元的表现逊色于瑞士法郎和澳元,比如说,在阿拉伯之春危机发生时,美元作为避险天堂的吸引力变弱了。汇丰写到:


实际上,孤立地看美元和美股的表现,只有在最近全球金融危机(2008-2009)和欧债危机加剧期间,才显现出是负相关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元获益已经变成了一场相对的“丑女战争”,在危机早期都会出现美元流动性紧缺。而世界市场越来越担忧欧元破裂,所以美元从老牌竞争对手欧元的下跌中获益。

美元在不同危机期间不一的表现是值得引起巨大关注了,因为其它货币并没有表现出类似的差异。

所以汇丰认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必须加以详细分析,因为这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的,就算我们能准确地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不要指望美元未来的表现。QE或政策悬崖,风险或其它因素对美元的影响,判断美元的走势已经变成不可能的任务:


很多人仍然认为美元将能继续保持避险天堂的吸引力,特别是日元和瑞士法郎——作为另类避险货币,受到了它们央行的干预限制。然而,美元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在危机中,市场开始质疑美元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依赖美元的避险天堂地位。

外汇市场不再有一个清晰的机制。它们是基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认知进行交易的,比如说QE3的影响,美国经济数据的影响,或者是充满未知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将保持其避险天堂地位的判断也将受到挑战,而且市场在这个问题上也可能出现意见分歧。在利用美元表现和市场风险癖好关系的交易模式上,我们现在倾向一个有特色的双向策略,而不是传统的单向策略。我们觉得最好实现双向策略的方法是通过交叉盘。现在,我们认为澳元兑日元汇价表现是股票市场最明显的代理(澳元兑日元汇价和股市正相关)。今年末只有几个月出现背离,但其它时间的相关性很好。中国换届,美国大选,加上财政悬崖和西班牙可能申请ESM救助。戴好安全帽,自己抱紧自己吧(准备避险)。

这是汇丰对新外汇市场的观点——“就算我们知道未来事件的准确结果,但外汇市场并不是反映这些观点的最佳场所。(因为就算知道结果,也无法判断该结果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汇丰的观点看起来更多地限制于美元的表现:就算我们知道未来事件的准确结果,但美元汇价并不是反映这些观点的最佳场所。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相关文章:
美元夺取黄金终极避险天堂的地位
避险or冒险?黄金正经历认同感危机
汇丰外汇主管:除了美元 已无处避险
Capital Economics:欧元区危机升级时 黄金会上涨
高盛O'Neill:找个新的避险天堂,瑞郎再也不会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