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7, 2013

高盛:谁是下一个雷曼?

文 / 莫西干 2013年06月24日 21:19 来源:华尔街见闻


高盛:

Jan Hatzius:如果追寻收益的市场行为无序地终结,哪些金融机构/体系将是你最为担心的?

Anil Kashyap: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将是原爆点。如果利率水平低于12-15个基点,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将变得难以在运作中获利,所以它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寻求收益。同时,那些可能承担支付年金责任而必须根据不同利率水平调整仓位的养老基金,也将存在类似的寻求收益行为。我还担心经纪商自营业务的融资模式。在上一次危机里,拉垮经纪商自营业务的正是融资渠道的消失。

然而,经纪商自营业务的业务模式至今都完全没有改变。在美国,所有在做市的一级交易商,仍然通过外借客户账户上的闲置证券,获得大部分的融资。这样做的问题是,如果客户选择把它们的账户转移到别的地方,那么作为证券外借方的交易商,不但其客户业务受到了打击,还必须使用自己的资金替代外借的证券。在雷曼倒闭以后,客户向外转移账户的过程,曾造成主要金融机构在一周内丢失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融资。然而,就算在今天,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类似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对冲基金爆仓,对冲基金的杠杆不会很高,一般有人会进去接盘。我猜,每个人都知道,给对冲基金提供巨大的杠杆是疯狂的事情。结果是,如果对冲基金被迫出售资产,也不会是大规模的抛售。所以,我不会太担心对冲基金,但我更为担心货币市场基金、养老基金和经纪商的自营业务。



Allison Nathan:这些担忧会成为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吗?

Anil Kashyap: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明显是会的。现在,这些基金寻求收益的方式是给欧洲边缘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但如果欧洲的情况突然间大幅恶化,这些基金将必须快速地撤回资金,那么对手方的交易对手方将会失去它们的融资渠道,类似于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看到的情况。最恶劣的情况是,一些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跌破1美元的净值。

相对于08年危机前,这些基金现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加监管的。相似的,如果欧洲或其它地区的一些情况引起了一轮巨大的市场恐慌,那么经纪商自营业务脆弱的融资模式将再次遭受考验。如果人们开始发现,他们的养老金比他们知道的还要不堪一击,那么养老基金虽然可能不会制造系统性风险,但会制造不良的宏观经济影响。我认为,这不是巨大的问题,但可能会制造即期的市场恐慌。



Jan Hatzius: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点遥远,但这些风险真正实现的速度有多快呢?

Anil Kashyap:在大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累积的风险,可能会比市场预期的真正实现速度更快。在倒闭前的18个月到2年前,雷曼完全改变了其运营方式,承担了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多的风险。雷曼摧毁了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他们开始逾越之前在一般情况下设置的限制,所以当他们最终倒闭的时候,他们的情况非常糟糕,如果他们按照2005年或2006年之前的运营方式运作,他们的情况并不会这么糟糕。现在,类似雷曼倒闭的情况是否仍在出现,是难以监控的。

我认为,任何高度依赖短期借款和隔夜回购模式获得资金支持的大型金融机构,仍可能有一天突然间发现,他们失去了进入市场获得融资的渠道。



Allison Nathan:这种情况在今天发生造成的伤害,会比2008年来的严重还是轻微呢?

Anil Kashyap:与5年前相比,这种情况在今天发生造成的伤害几乎可以肯定会更大。基于美联储在职权内可做的事情判断,其市场影响力已经大幅削弱了。现在也不存在TARP救市计划(该计划容许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从金融机构手上购买资产和股权来支持银行业)。同时Dodd-Frank法案(2010年签署生效整顿美国金融监管的法案)仍没有全面实施,所以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所以,如果我们现在真的再次遭受冲击,我认为你应该担心,这会比上次金融危机更为严重。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华尔街见闻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

Saturday, June 22, 2013

图示黄金与美股历史回报

今年4月的大跌使黄金告别了长达12年的牛市。黄金与其他资产相比风险有多高?visualizingeconomics以几幅图表分别展示了黄金与股票等资产的历史回报。

首先看到的是1928-2012年股票、黄金、美国长期和短期债券以及黄金的名义回报(价格未调整通胀)。
 
 
 
下面是1791-2012年的实际金价(通胀调整后)。
 
 
最后是1928-2012年标普500与纽约市场金价的实际累积回报(通胀调整后)。
 
 
如图所示,从1928年到去年,美股的平均年复合实际回报率是6%,黄金是2.2%。
 
但要考虑到,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抛弃金本位以前,金价都是由政府控制的。
 
金本位取消后的1976-2012年,股票的平均回报率为6.7%,黄金为2.5%。

资本流出加剧 新兴市场债券泡沫将破灭 ?

最近美国国债收益率节节上升,新兴市场资产步步缩水,上周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出更加严重。
截至6月19日一周内,新兴市场基金赎回规模高达26亿美元,占管理资产规模的1%。
这超出了此前一周的赎回资金额:25亿美元,表明资本加速流出。
以下摩根士丹利图表显示了最新的一周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形势。
而现在的一大问题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更快撤离新兴市场是否会让这些国家的债券市场开始大崩溃。
过去多年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低迷,大量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寻求更高回报,新兴市场债市的泡沫现在有破灭风险。
德意志银行宏观策略师 Alan Ruskin认为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世界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累计高达1万亿美元。现在这些投资流要做出抉择:是否能经受得住美联储缓慢撤销宽松政策的过程?
对那些等待观望的人来说,除非相信资产自身价格已经比长期价值更低,否则等待任何退出宽松时分摊的额外收益都有可能比资本损失的规模小。
而即使是长期价值也会更低,因为美联储是独立的,几乎所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增长疲弱。
Ruskin指出,新兴市场的问题不能全怪美联储,在美联储发出开始退出QE的信号以前,发达国家的私人资本已经可能撤离新兴市场。
最初,新兴世界在发达国家资产和新兴国家持有发达国家货币储备只有一半在撤退。
新兴市场的汇率开始突然调整,直到新兴市场的央行感到不满。到目前为止,这些央行只是小幅缓和了汇率调整的程度。
这些央行是否及何时更积极行动将有助于新兴市场汇率,但价格预计会体现在发达国家资产上,即新兴市场央行喜欢选择的固定收益工具。
对那些风格更偏消极投资型的央行,私人部门资本撤出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国家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冒险倾向。
任何引起发达国家债市混乱的因素都必定会对新兴市场资产的偏好产生负面影响。
Ruskin预计,理论上说,在制造新的波动以前,美联储放缓QE可能平复以上调整,因为市场会在新兴市场资产真正便宜的时候做出评估。

伯南克:一句话的分量比整个世界还重

现在尚无法评估伯南克周三讲话带来的深远影响,但可以看见,伯南克讲话之后,世界一天之内发生了改变:世界股市全线大跌;各国政府债券收益率集体飙升;黄金跌破1300大关创近3年来新低,其他商品也全线暴跌;美元指数大涨,多个新兴市场货币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整个世界,除了美元在上涨,人们几乎无法发现任何上涨的金融资产了。
美国国债、德国国债、黄金、日元、瑞郎等曾经被视为“避险天堂”,但今天它们也遭到投资者的集体凶猛抛售。整个世界,除了美元在上涨,人们几乎无法发现任何上涨的金融资产了。
【全球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美国,周三标普500下跌2.5%,道琼斯指数下跌2.3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34%。
欧洲,周四斯托克50指数下跌2.41%,英国股市下跌2.16%,德国股市下跌2.34%。
亚太地区,周四日经指数下跌1.74%,恒生指数下跌2.88%,中国上证指数下跌2.77%。

【全球政府债券收益率集体飙升】
收益率上升,即意味债券价格下跌,周四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44%,创2011年10月28日以来新高。
美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3%,创2011年8月2日以来新高。
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至0.85%。
澳大利亚十年期国债上升23个基点至3.65%,创3月15日以来新高。
新西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30个基点至4.09%,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韩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4个基点至3.16%。
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上升30个基点至4.83%。
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上升24个基点至4.5%。
【黄金白银、商品暴跌】
跌幅最高至5.8%,跌破每盎司1300美元重要大关,黄金最低跌至1296美元。白银暴跌8%,跌破每盎司20美元重要关口。最低为19.9美元。
其他商品也全线下跌,如石油下跌2.5%,铜下跌2.1%。
【美元大涨】
伯南克讲话之后,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至82.20创6月10日以后新高。美元兑日元上涨1.6%至96.84。美元兑欧元上涨0.9%至1.3270,美元兑英镑上涨1.1%至1.5478。
澳元跌至3年最低,昨天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新兴市场货币下跌】
相对于发达国家货币,新兴市场货币跌幅更为巨大。
印度卢比兑美元暴跌至历史新低,一度逼近60附近。据路透社报道,一些交易员称,印度央行有可能通过国有银行抛售美元支持卢比,央行担忧外国资金出逃,伤害印度债券和股票市场。
另外,土耳其货币也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巴西里尔跌至4年新低至2.2313。中国人民币跌至2011年10月以来新低。韩元跌至11个月新低。

Wednesday, June 19, 2013

图表详解美联储FOMC经济指标及利率预期变动

2013年06月20日 05:02    
文 / 张澄
美联储今天的FOMC会议释放出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便是对经济预期的改动,美联储对美国失业率情况的预期较3月时有所改善,但同时稍下调了对今年GDP以及通胀的预期。
美联储预期2013年失业率为7.2-7.3%(此前3月的预期为7.3%-7.5%);预期2014年失业率为6.5-6.8%(此前3月的预期为6.7%-7.0%);预期2015年失业率为5.8%-6.2%(此前3月为6.0-6.5%)。
美联储预期2013年的经济增长为2.3-2.6%(此前预期为2.3-2.8%);2014年为3.0-3.5%(此前预期为2.9-3.4%);2015年为2.9-3.6%(此前预期为2.9-3.7%)。
美联储预计2013年PCE通胀为0.8%-1.2%,2014年为1.4%-2.0%。
下图显示的是美联储6月FOMC会议对美国GDP增长、失业率、核心PCE以及PCE指数的预期,另附有此前3月的预期值作为对比(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下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官员对于各项经济指标的预期范围以及预期目标倾向:
19位美联储官员中,14位认为政策稳固的合适时机应该在2015年。
下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官员对于利率上调时间及幅度的预期情况,每一个蓝色圆点代表一位官员。
有3位官员认为,美联储融资利率会在2014年底之前达到1%,有一位官员认为会达到1.5%;认为在2013年底之前利率将达到0.5%的官员只有一位;还有3位官员认为,利率会在2015年底之前达到3%的水平: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如何理解美联储说的话?

2013年06月20日 00:57    
文 / Jing
美联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将于今天结束。对于投资者而言,美联储政策前景的信号错综复杂。在上次会议上,美联储重申承诺,继续QE直到劳动力市场的前景大为改善。温和通胀前景及处于历史高位的失业率,给美联储留下了维持债券购买规模的余地。但伯南克也表示或视经济状况来决定是否降低债券购买力度,该言论随即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彭博社评论称,收缩QE的决定对于经济来说可能意味着三件事:
情况好转;美联储并不认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或者美联储放弃其以往保持QE的承诺。
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政策和经济学教授Justin Wolfers认为,收缩QE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好消息: 如果伯南克及美联储准备离开QE,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美联储已经看到经济好转的曙光了。根据以往研究表明,美联储的预测通常比私营部门的经济学家更加准确。
2.完成任务: 如果明天的结果显示美联储只是细微收缩QE,就业增长保持中等程度。这可能说明美联储认为经济复苏步伐并没有理想中的那般好。这样的决定可能预示着美联储认为劳动力市场不能提高的更快,或许也表明他们不再相信QE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美国经济的前景是依赖于美联储是否愿意放下其“武器”,并宣布“战斗”是胜利还是深感忧虑。因此第二种声明方式会导致企业在投资前后三思,伤害经济复苏。
3.诱饵和开关:远离QE意味着伯南克违背其承诺—刺激经济知道劳动力市场显著改善—他承诺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希望刺激投资。现在投资已经开始了,他并不需要实际实现自己的承诺。
Wolfers同时表示,当你阅读美联储的决定,不要专注于他们决定收是否收缩QE。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这对未来政策有何影响。对于明天给出的结果,Wolfers认为最希望看到的是,如果美联储官员采取了真正的革命性的一步:会告诉我们他们会做什么,然后怎么去做。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全球基准原油现货价格是如何被操纵的

2013年06月19日 14:24    
文 / xiaopi

欧盟表示正在搜寻原油交易员操纵现货油价的证据,而如果驻瑞士的原油交易员Halis Bektas说的是事实的话,那么这些证据应该不难发现。
 
Bektas向WSJ描述了自己使用的一个策略:报出一个亏损价来出售少量原油以拉低报价机构编制的原油价格,随后以低价购入大量原油
 
据他表示,这一交易策略是这样的:假设他计划购买8万公吨原油,其价格与价格编制机构Platts发布的前一日基准价格挂钩,他首先以比市场价低3-5美元/公吨的价格报价出售少量原油,随后将这一价格报给Platts。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现货原油市场的特殊状态。在这个市场里,交易是在私下谈判达成的,买家和卖家并没有义务披露价格。为了制定基准价格,Platts不得不依赖交易员自愿上报的信息。
 
Bektas上报的折扣价可能大幅拉低Platts的基准价格,这将使他在此后的购买中获益。
 
作为瑞士机构Rixo International Trading的主管,Bektas的做法绝非个案。
 
尽管也有其他竞争对手,但Platts在现货石油价格方面占有了80%的市场,是全球大部分原油交易依据的标准。Platts通过电话和即时通讯从交易员处收集信息后编制基准价格,Platts大部分聚焦在交易日最后30-45分钟的交易,这被交易员们称作“交易窗口”。
 
在WSJ的描述下,Platts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
 
在最近一个下午大约4点15分,大概有25名Platts原油报告员坐在位于伦敦Canary Wharf的办公室的12楼。他们与交易员进行即时通讯交流,询问他们买卖原油的价格。一位报告员向同事喊出价格,后者随即将信息录入电脑,随后将其作为头条发给Platts信息的订阅者。
 
由于现货市场的交易都是私下达成,因此许多交易发生在Platts的视野以外。因此,一些行业人士称基准价格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Consilience Energy Advisory的咨询主管Liz Bossley表示:“交易窗口的短暂,符合资格的交易的规模小并且可能是互相抵消的交易,这使得基准价格的制定“易于操纵”。”
 
一些交易员承认试图操纵油价,一位驻伦敦的交易员向WSJ表示他和其他人经常通过下注基准油价将会下跌来获利,他们购入期货或者互换,随后试图通过低价出售原油并向Platts报告来拉低油价。
 
Bektas认为,交易员通常会试图寻找“不完美”的市场状态。“这不仅是操纵,也是系统本身的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美股上涨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013年06月19日 09:30    
文 / 若离
常有人说美联储的超级宽松政策是美股四年来上涨的推手。
LPL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Jeffrey Kleintop认为,除了美联储的刺激,美股还有两个动力。
 
据他计算,股市上涨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以及分析师对标普500收益增长的预期有很高的关联性,关联度高达90%。
 
下图可见,过去四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与股市上涨有密切关联。这也是一些投资者担心美联储今年年底以前放缓QE的原因。
 
 
标普500未来的利润增长还是股市估值的关键动力,2011年夏季的波动是两者唯一背离的时期。
 
Kleintop说
 
收益是股价最根本的动力。近来的牛市再次证明这点。
 
 
劳动力市场通常被认为是滞后的股市指标。但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是评估劳动力市场好转的实时工具。
 
下表显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同样与股市上涨一致。
 
 
综上看来,美联储的刺激不是美股涨势的唯一动力,Kleintop总结对美股真正重要的三大因素是:
 
美联储的刺激、企业盈利前景和劳动力市场。
 
在为本周的FOMC会议声明和伯南克新闻发布会做准备时,也要有所考虑。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澳大利亚经济面临衰退?

2013年06月17日 20:35    
文 / 焦子岭
自2011年末以来,澳大利亚联储已经7次降息,最近一次就在上个月,澳联储将基准利率削减至2.75%的历史低点,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水平。
然而,经济学家们开始认为澳洲联储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重振经济了,因为资源投资放缓的速度远快于预期。
WSJ汇总,高盛上周表示澳大利亚经济在未来一年有1/5的可能陷入衰退,这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经济首度面临收缩风险。尽管20%的风险听上去不是那么可怕,但高盛表示自战后以来只有一次高于这个概率的预测最终未导致澳洲经济衰退。
美银美林澳洲首席经济学家Saul Eslake近期也警告澳洲经济存在衰退风险,他还认为在资源丰富的澳洲西部地区在过去一年里的失业率上升的态势已经有“危机特征”。
经济体中对利率最敏感的消费和制造业对于澳洲联储的降息反应迟缓。澳元在最近几年的走高使得出口行业竞争力降低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如今,澳洲经济不再能依靠繁荣的矿业部门了,澳洲最大的出口商品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自去年以来大幅下跌。
矿业企业已经在现有项目完成后裁员或者干脆放弃项目,这已经带来了数千人的失业。
澳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AMP Capital Investors的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向WSJ表示:“衰退的风险很高。在当前所处的经济阶段,矿业投资潮正在消退,但不幸的是,经济的其他部分并未跟上来填补缺口。”
整整一代澳洲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未经历过失业高企、破产频繁的痛苦。澳洲上一次经历经济衰退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利率被提升至18%以应对信贷狂潮。当时澳洲的失业率峰值达到11.2%,是当前水平的2倍。
当然,经济学家仍然认为澳洲有避免衰退的空间,但这种空间正在缩小。高盛认为全球经济好转、降息和澳元走低结合将足以帮助澳洲经济保持增长。但高盛仍然将2014年的澳洲经济增长预期从2.7%降至1.9%。
澳洲国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Alan Oster认为:“对于经济衰退的警告有点过度,但经济无疑将大幅放缓。”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2.5%,这受益于煤炭和铁矿石出口的攀升。但这一数据仍然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高盛:哪些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放缓最敏感

2013年06月17日 10:55    
文 / 若离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哪些跨国企业的销售业绩影响最大?
高盛下图对比了中国与日本以外亚洲地区市场对各公司可选消费品销售额的贡献。
 
下面是必需消费品的对比。
 
高盛提到四家企业的销售业绩可能明显受到影响。
 
1、拥有卡地亚、梵客雅宝(Van Cleef & Arpels)等珠宝和江诗丹顿、积家等名表品牌的瑞士奢侈品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
 
2004年以来,历峰利用了中国市场的增长和成本优势,其资本扩张的回报率增长5%以上,现金回报率25%,超过奢侈行业平均水平:20%。
 
随着中国增长放缓,今后历峰能否持续这样增长令人怀疑。
 
2、法国LVMH集团也存在和历峰相似的奢侈品风险。
 
具体来看,风险体现在时装和皮制品,路易威登品牌是典型。
 
可选消费品零售方面,DFS和丝芙兰占销售额的28%,由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可以抵消奢侈品那样的风险。
 
3、人头马君度集团(Remy Cointreau)和保乐力加集团(Pernod Ricard)都是在中国销售业绩遥遥领先的国外酒类企业。
 
人头马君度40%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这家公司是中国进口酒类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人头马君度的风险主要来自干邑白兰地,全球45%的市售干邑白兰地都销往中国。中国是这类酒全球价值增长的主要动力发源地。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图示世界四十大经济体规模对比

2013年06月17日 10:18    
文 / 张澄
全球各个经济体的规模大小排行是一个相对稳定较少变动的排行榜,如今,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和印度。
虽然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比较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言,还相距甚远。美国经济增长毫厘,就够得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很长一段时间。
而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如今推出了超大规模的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其领导人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在进行这一次赌注。
下图来自奥本海默的经济学家John Stoltzfus,显示的是全球前四十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对比: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Sunday, June 16, 2013

瑞信图解“安倍指数”与超级资产泡沫

2013年06月16日 10:08    
文 / 张澄
今年初,日本央行推出了超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随后日本股市飙涨,到现在市场开始在剧烈波动中飘摇前行。许多投资者担心,这样的政策是否有可能酝酿一个超级资产泡沫。
目前为止,好消息是——日本经济似乎还没有陷入大规模宽松所导致的危险之中。
瑞信分析师Tomohiro Okawa专门为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创造了一个 “安倍指数”,即资产泡沫评估指数。该指数的目的在于衡量资产价格是否正在向高出基本面的方向发展。这一幕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就切切实实地发生过。
这一资产泡沫评估指数主要衡量了过去30年间东京和大阪的平均公寓房价格、新增外国豪车登记数量以及珠宝、贵金属销售数据。
瑞信分析师发现,这样的统计指标能够反映出1986年至1990年东证指数(TOPIX)的迅猛增长。然而,正如下面几张图表所示,即使过去4年中,安倍指数激增,但今年5月的时候该指数还是徘徊在1984年的水平。换言之,目前安倍指数还处于较为安全而正常的水平,远远低于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资产泡沫时期的水平。
瑞信分析师表示:
“目前资产泡沫还没有形成,但是需要对安倍指数的走势加以关注。如果市场情况会变成上世纪80年代那样,那么2013年仅仅是市场飙涨的初级阶段。”
下图为“安倍指数”所包含的三种数据走势图,每幅图中蓝色方框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资产泡沫时期的数据水平: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气候变迁推动美国玉米种植地带北移

2013年06月16日 08:38    
文 / 工生
在美国的中北部大平原,小麦曾经是最主要的作物,但现在,原本在更温暖的地域种植的玉米开始不断的向北推广,越来越多的北方农民开始转向种植玉米。
这种转变当中包含了气候的变迁,生物科技的进步帮助玉米种子的适应性更强、亩产量更高以及玉米价格高企所带来的市场力量的推动。
根据北达科特州气象学家Adnan Akyuz的研究:
更加温暖的气候使北达科特州有更长的时间来让玉米成熟,过去的一百年里该州的平均温度上升了2.7度,可种植时间每十年增加1.2天。
从去年开始,玉米就已经开始撼动小麦在北达科特州的主导地位,玉米在那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在经历了今年异常潮湿的春天之后,处于玉米种植带中的农民正在为春季种植收尾。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在北达科特州预计有410万英亩的土地被用来种植玉米,这个数字是以创纪录的高度,同时也是十年前用于种植玉米的土地数量的三倍。但同十年前相比,小麦产量预计会下降11%。
去年从北达科特州出产的玉米占到美国总产量的4%。高速发展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食物需求以及美国乙醇生产业的扩张拉动玉米价格几乎达到了历史正常水平的近两倍。加之其他谷物的价格高企推动该州农业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近可用的2011年数据北达科特州的农场净收益达到了21.7亿美元,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11%。农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引发了用工的短缺。
Steve Fritel在今年春季第一次种植的玉米比小麦多。这名同他的儿子一同种植4000英亩(约合16平方公里)土地的农场主表示:
小麦很赚钱,但是玉米更赚钱。
根据北达科特州经济学家的研究:
抛去劳动和管理成本,这些北达科特州中北部的农民每英亩玉米的净利润为126美元是每英亩小麦65美元净利润的近两倍。
这种转变的趋势同样发生在其他的北部农产区包括明尼苏达州和加拿大的马尼托巴省。这些地方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前都不适合玉米的生长,但随着适应性更强的玉米种子被像DuPont和Monsanto这样的公司开发和推广,以及逐渐变暖的气候都使的在那里种植玉米开始变得可能。
气象学家和农学家都表示这是气候推动美国农民命运变迁的例证。在气候和农业进步的双重帮助下,玉米对很多地域来讲变成了有利可图的种植作物。
美国农业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土地侵蚀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农业部长Tom Vilsack在本月表示:
这些变化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是我们以前所不曾遇见过的。
目前为止这种气候变化的对一些谷物种植冲击还比较小。但这种变化的不断积累可能会在本世纪晚些时候表现的更加明显,甚至可能导致美国原本的玉米主产区开始变得不再适合玉米的生产,去年生产了美国17%的玉米的爱荷华州就是一个可能的受害者。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种植玉米的土地总数应与上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过去20年里农业种植开始以全美规模转向玉米,这使得在美国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开始减少,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小麦的供给面和价格水平,世界范围内的小麦供给依然相当充足。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因果推断:资金流入 vs. 商品价格波动

2013年06月15日 08:05    
文 / VIX
Benoit Guilleminot和他的同事撰文,用美国市场农产品的交易数据来研究指数资金流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这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市场中因果推断的兴趣。
因果推断关系的类型
因果关系既有先后发生的情况,也有同时发生的情况。前者如同动石撞向静石,导致静石移开。后者如同清风吹拂树叶、树叶簌簌落下。
 “格兰杰因果检验”正是在前者先后因果关系的概念下横空出世。
商品价格波动的因果之争
2008年5月,一位基金经理Michael Masters在证词中表示,是一批机构投资者扰乱和扭曲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导致衍生品和标的物的价格波动。他将这些机构投资者称为“指数投机者”,因为他们的投资策略是将资金分配到常用指数覆盖的25个主要商品期货产品中。
市场上确实存在大宗商品指数资金流和商品价格齐涨的情况。但是很多学者都对这种同时发生的情况作出了不一样的解释。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是价格的上升导致投机者趋之若鹜;如果是这样,那么Michael Masters就是颠倒了黑白。
经济学中所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说,两种现象的发生存在先后顺序。但是,格兰杰因果检验并不必然是真实因果。譬如,一种细菌可能导致人体感染,随后导致了一系列症状。早期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可信地推测后期症状的发生,但是那不意味着早期症状是后期症状发生的原因——只是存在先后推测关系而已。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早期症状对后期症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先后因果关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果一系列的投机性资金流发生在商品价格上涨之前,那么前者与后者之间就是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
“格兰杰因果”的倒掉
Guilleminot和同事Jean-Jacques Ohana 、 Steve Ohana认为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这一问题中是无效的。他们表示多数研究没有发现任何格兰杰因果关系、没有发现指数资金流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
他们还表示,指数资金流和商品价格之间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就像风吹落叶,二者同时发生,因此不是“格兰杰因果”的先后关系。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同时发生的现象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正如是风导致了叶的飘落,而不是反之。
“趋势跟踪”泄密因果关系
Guilleminot等人在文章中研究了12种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交易情况;12种农产品按未平仓量从高到低排列见下图。CFTC将每周交易来源按三种情况进行分类:商品指数交易员(CIT)、业务型非CIT,非业务非CIT。非业务非CIT就是对冲基金。业务型非CIT就是主要的对冲者,即用衍生品来对冲商品价格风险的买者卖者、实物交易员和生产者。而CIT就是Masters之流所指责的指数投资者。
来源:Guilleminot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Hedge Funds and Index Investors in Agricultural Derivatives Markets
下图则列出了玉米市场对冲基金的仓位变动(如黑线所示)和作者用趋势跟踪系统模拟的表示平均净仓位的“平滑趋势指标”(如红线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完美但已然很显著的相关关系。作者认为,“趋势跟踪策略是农产品衍生品市场中对冲基金的代表性策略”。
来源:Guilleminot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Hedge Funds and Index Investors in Agricultural Derivatives Markets
这就意味着,事实很可能是,大量采用趋势跟踪策略的对冲基金在指数投资者进场之后跟进,它们一起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显著波动。正如风吹落叶,虽然时间上没有先后,但却存在着同时发生的因果关系。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FT:铜市转牛迹象——废铜紧缺

2013年06月15日 01:16    
文 / 莫西干
FT市场早就预期铜价将走弱,因为世界铜矿的产量上升。但看空铜价的投资者可能一直忽略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铜矿:城市的废铜。
旧空调、汽车和建筑上的铜线和铜管,工业用铜切割剩下的边料,构成了铜的重要来源,但经常被忽视。
根据国际铜研究集团的数据,废铜占了全球铜用量的约1/3。2009年产业活动萎缩导致铜价大跌的时候,废铜突然从全球市场中消失,帮助了铜价从谷底反弹。
现在,交易员表示,类似的情况正在发生。可用的废铜大幅下滑,已经吸引了对冲基金和贸易商的注意,这使得他们看多铜价走势,虽然面对众多不利于大宗商品的负面消息。
一名商品对冲基金经理表示:“废铜可能是我们现在倾向于看好铜市的关键原因。”
就算基于不透明的金属市场的标准,废铜市场的数据也是出了名的粗略的。但在过去三个月,中国的废铜进口已经比一年前同期下跌了14%。一些交易员和分析师估计,全球市场可用的废铜今年可能会减少高达15-20%。
这与2009年的废铜供应下滑幅度无法相比,但如果他们的估算是正确的,那么这对铜市的影响仍是相当巨大的。
每年约有360万吨在LME上交易的精铜,是由废铜生产的。这意味着,废铜减少10-20%,将减少全球市场铜供应36-72万吨——这相当于管理了全球最大的铜矿之一。
另一方面,在几个月前,业界的共识是,今年全球铜将出现30-50万吨的供过于求。
中国一家大型铜冶炼厂的高管表示:“废铜的短缺,意味着市场将更为平衡,而不是供应过剩。”
废铜供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制造业活动过去几个月的萎靡状态,这意味着工厂产生的边料减少了。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增长停滞意味着,越来越少人废弃旧的空调和汽车。
此外,铜价从今年2月超过8000美元/吨下滑至4月6800美元/吨,已经导致一些废铜交易商选择囤货。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的铜冶炼厂集体囤积废铜。
世界最大的上市废铜商行Sims Metal Management亚洲主席Michael Lion表示,一些存在广泛交易的高品位废铜对伦铜价格的折让,已经跌至了数年来的最低水平。
市场已经感受到废铜短缺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市场,中国不断扩张的铜冶炼产业,使中国占了世界废铜进口的60%。
巴克莱金属分析师Gayle Berry表示,市场的压力还会进一步放大,因为中国的冶炼厂要求一定比重的废铜,才能避免它们处理低品位铜矿石时不会出现过热的情况。
在过去六个星期里,中国三家最大的铜冶炼厂——江西铜业、金川集团和云南铜业都因为废铜短缺,合共关闭了每年40万吨的产能。
废铜市场的紧张,也刚好遇上市场的一些其它变化,使得交易员变得更为看好铜市。
第一,世界的几家大型铜矿都出现了供应中断的情况。第二,最近的铜价下跌已经刺激中国的贸易商和铜消费客户囤积铜。最后,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储备局最近几周也在咨询关于购买铜收储的事情。
高盛经济学家Layton表示:“废铜市场的发展对铜价有支持作用。但单纯的废铜紧缺并不能驱动铜市向牛市的实质性扭转。”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1850年以来资产表现一览

2013年06月14日 11:11    
文 / 若离
华尔街见闻展示的图表好像有些遗传因子。上一次我们看到可以追溯到1850年的图表是去年10月初的“图示西班牙150多年经济起伏”。
这一次的更过瘾:
 
一幅图表综合了标普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黄金、白银、WTI、10年期美国国债的表现,同时可以看到美国债务与GDP的百分比变化。
 
 
 
如图所示,除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以外,现在大部分资产都接近或处于史上最高水平,其实美债价格也在很高水平,不过收益率是反向走势而已。
 
一个半世纪过去,虽然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不断,但这些市场都还够“淡定”,它们表现出的弹性让人吃惊。
 
 
以下是通胀调整后的表现。图表都来自历史金融数据提供及分析网站Global Financial Data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BP图表(二):煤炭仍是“世界能源之王”

2013年06月13日 21:41    
文 / H.Lin
英国石油公司(BP)12日发布了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本文将继续与读者分享其中的一些精彩图表。
要点回顾:
  • 去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创下全球之最,且石油产量增长为美国历史之最。
  • 煤炭消费量2012年增长了2.5%,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
  • 2012年核电产量创下历史最大降幅。
  • 能源消耗量增长了1.8%,低于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经济减速,但也部分由于效率和燃油经济性提高。
【煤炭篇】
北美的煤炭储采比(reserves-to-production ratio,R/P比值)最高,为244年,因该地区煤炭产量下降。
2012年,世界已探明煤炭储备较10年前下滑,但仍能够满足109年的全球生产,这一R/P比值是所有化石燃料中最高的。
去年全球煤炭产量增加2%。亚洲贡献了所有净产量增长,抵消了美国产量的大量减少。去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加2.5%,低于4.4%的十年平均增速,但仍是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亚洲贡献了所有的净消费量增长。
2012年的世界人均煤炭消费情况: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篇】
可再生能源供应了全球4.7%的发电量,其中欧洲和欧亚大陆的比例为8.2%。
世界核能发电量减少了6.9%,为连续第二年减少,且为纪录最大跌幅。
去年世界生物燃料产量下滑0.4%,为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2012年大图表】
石油仍然是全球主要燃料,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33.1%,但这一比例是有记录以来最低,且石油已连续第13年丧失市场份额。
在亚太地区,煤炭仍是主要燃料。2012年,亚太地区约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40%,且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69.9%。亚太地区是唯一 一个对单一能源依赖度达50%以上的地区。
从储采比来看,煤炭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已大幅增加)。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