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9日 22:20
文 / liya
最近一直在谈论的话题是债券资金流向股市。但另一个全球市场的转变可能已经开始,而且可能更加重要。这与大宗商品市场有关,而且它可能预示着中国和中国经济的变革。
关于大宗商品价格已达峰值、过去十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结束的担忧逐渐显现。
CRB商品指数并未像股指一样上涨。CRB指数目前已从约两年前的高点下跌了15%左右。工业金属价格更是大起大落。原油是个例外,今年原油大幅上升,但仍低于最高点。
所有的这些都符合大宗商品市场长期走势。这可以追溯到康德拉基耶夫提出的理论。他确立了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周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10-20年,然后历经同样的停滞期。他在1920年代预测提出的周期一直重复着,但周期时间缩短了。
对这个理论的质疑也是有的,不过最近几十年来的历史走势和理论相符,并且衍生到了大宗商品投资之外。Chris Watling of Longview Economics的研究表明,在整个20世纪,当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升周期时,股市表现平平,而当大宗商品表现平静时,股市盈利颇丰。过去十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正好是股市“失去的十年”。
此外还有一个直观的例子。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资源配置受限;这对大宗商品生产者有利,但对其他产业都没什么好处。当原材料价格平稳,资本主义生产机器就开始嗡嗡地繁荣作响。
所以,如果大宗商品上涨周期真的结束,会是个好消息吗?
答案在中国。
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20年与外汇储备创造几乎完美贴合。哪里有更多的钱围绕,人们就会哄抬哪里的资产价格。
中国由于出口繁荣,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某些基础资源消耗国);在过去两年中,中国正慢慢减少外汇储备。中国希望更多地转向内增长,并有可能希望货币升值(这样就能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同样也有自身的周期性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发现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然而唯一的例外来自越南制造。也许有人不相信有一天越南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但正如电影《回到未来》所描述的,二战之前的美国人根本不会相信30年后,自己会穿着或使用日本制造的产品。
在亚洲,最早是日本,接下来是“亚洲四小龙”享受着长达三十年的年均10%的经济增长水平,接着逐步冷却降到5%。中国可能也会遵循这样的路线。最近中国铜矿进口量急剧收缩,就有可能是经济减速的一个征兆。
这对全球其他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到目前为止还不错。尤其是金属价格,前几年一直与全球股市亦步亦趋,这与历史情况是相反的。金属生产企业股价正在上升,而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证明这种与历史趋势迥异的相关性正在减弱。我们正在回到正常情况,这是健康的情况。
而且,可能这也显示了大宗商品供给正赶上需求。这就是一个周期正常结束,也是经济健康的标志。
最后,西方股票投资者习惯于令人眩目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这种乐观情绪支撑着股票和金属价格。如果中国经济真的放缓,跟随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路线,那么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影响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